2023年《一寸虫》数学教案3篇

《一寸虫》数学教案1  活动目标:  1、在测量过程中养成做事细心认真的学习态度,体验测量成功的快乐。  2、学会用首尾相接和做记号的方法测量不同动物身体各部位,能对测量结果进行简单记录。  3、喜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一寸虫》数学教案3篇,供大家参考。

2023年《一寸虫》数学教案3篇

《一寸虫》数学教案1

  活动目标:

  1、在测量过程中养成做事细心认真的学习态度,体验测量成功的快乐。

  2、学会用首尾相接和做记号的方法测量不同动物身体各部位,能对测量结果进行简单记录。

  3、喜欢将自己探索的过程及结果和同伴交流分享,学会分析解决测量中遇到的问题。

  4、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5、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活动准备:

  课件、“一寸虫”卡片若干;小图片若干(知更鸟的尾巴、巨嘴鸟的嘴巴、斑鹭的腿、蜂 鸟的全身)、笔若干。

  活动过程:

  一、 通过故事激发幼儿兴趣,引出活动内容。

  1、 出示课件,提问:“这里是哪里,它是谁?”。 问:“一寸有多长”

  二、运用“一寸虫”测量不同动物的部位,探索测量方法,初步学会运用首尾相接和做记号的方法进行测量。

  (一)运用多条一寸虫测量知更鸟的尾巴。

  1、出示课件,介绍一寸虫,讲述知更鸟请一寸虫帮忙量尾巴的故事。提问:猜猜知更鸟的尾巴有多长?

  2、幼儿用一寸虫量知更鸟尾巴的长度。

  3、幼儿交流测量的结果和方法,解决测量中出现的问题。

  (二)出示课件,观看一寸虫测量知更鸟尾巴的片段,共同总结首尾相接的方法。

  1、观察课件,引导幼儿总结一条一寸虫量知更鸟尾巴的方法。 提问:一寸虫是怎样量的?它把身体的什么地方连接在一起呢?

  (三)用一条一寸虫测量三种动物身体的不同部位。

  1、出示课件,提问:又有许多的朋友想找一寸虫帮忙,你认识它们吗?

  2、幼儿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鸟类图片测量长度。要求:只能用一条一寸虫进行测量。

  3、幼儿交流测量结果,总结测量方法,鼓励幼儿测量时要认真、仔细。

  5、看课件,幼儿检查自己测量的结果。用一条一寸虫进行测量。

  四、游戏:量一量。

  1、用一寸虫量一量五官 ,再次体验测量的方法。

  两个小朋友合作测量。交流测量结果

  五、结束部分

  讲诉故事的结尾部分,当一寸虫碰到夜莺,是怎么逃脱的。 (因为他有数学家的脑袋,他能快乐的解决困难)。在今后我们也会碰到很多困难,我们也能快乐的解决,因为我们也有数学家的脑袋。

  活动反思:

  活动中,老师为幼儿创设了一个“经验化、探究化、过程化、多元化”的活动环境,让幼儿随着一寸虫遇到的种种危险去感知、去思索、去寻找方法,将预设的目标融入游戏活动中,使幼儿主动依据个人的已有经验、认知水*,愉快地学习;同时,也告诉孩子,在生活中,我们随时都会遇到许多困难,但是有很多事情并不是靠强壮的身体或力气大就可以解决的,而动动脑、用智慧来解决问题,往往会比那些外表看似强大的力量来得更有力!就像一寸虫一样,它脆弱得不堪一击,但它化解危机、解救自己生命的方法,无关身体大小,也无关力气大小,而是对自己的认识和善用自己的智慧。

《一寸虫》数学教案2

  设计思路:

  本次数学活动以绘本《一寸虫》为载体,借助故事情境,引发了他们对测量的兴趣。以故事情节发展为线索,让幼儿进行由浅入深的三次操作(测量),从用自己的.方式进行测量→只用一条一寸虫进行准确测量→经验拓展的身体测量,通过幼儿的实践操作、讨论交流、互动学习获得正确的测量方法。活动结束以开发性的结尾将幼儿已有的测量经验引向一个更为广泛的空间。

  活动目标:

  1.和同伴一起尝试使用简单的方法测量,初步感受首尾相连的测量方法,引发幼儿测量的兴趣。

  2.在故事的情境中,感受一寸虫用数学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智慧。

  3.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4.喜欢数学活动,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培养思维的逆反性。

  活动准备:

  绘本《一寸虫》PPT ,幼儿三次操作的测量材料。

  活动过程:

  一、介绍角色引发兴趣提问:

  (1)草丛里会住着谁?

  (2)介绍一寸虫,预估一寸虫的长短。

  二、解决问题实践操作

  1.欣赏故事第一段,引发幼儿测量兴趣

  (1)讲述故事第一段,体验一寸虫的危险。

  (2)操作:用自己的方法测量知更鸟尾巴的长度。

  (3)展示交流:你们量出知更鸟的尾巴有多长?(_dakao8_com)是怎么量的?

  (二)理解故事第二段,尝试只用一条一寸虫进行准确测量。

  1.认识巨嘴鸟、蜂鸟、苍鹭提问:

  (1)你认识这些鸟儿吗?

  (2)她们最喜爱自己身体什么部位?

  2.操作:用一条一寸虫为鸟儿测量它喜爱的部位有多长?

  3.交流测量的过程和结果

  三、巩固拓展经验提升

  1.讨论:你最喜欢自己身体的哪一个部位?为什么?

  2.操作:相互合作用一寸虫测量朋友喜爱的部位。

  3.交流测量的结果。

  四、欣赏结尾抛出问题

  活动反思:

  活动中,老师为学生创设了一个“经验化、探究化、过程化、多元化”的活动环境,让学生随着一寸虫遇到的种种危险去感知、去思索、去寻找方法,将预设的目标融入游戏活动中,使学生主动依据个人的已有经验、认知水*,愉快地学习;同时,也告诉孩子,在生活中,我们随时都会遇到许多困难,但是有很多事情并不是靠强壮的身体或力气大就可以解决的,而动动脑、用智慧来解决问题,往往会比那些外表看似强大的力量来得更有力!就像一寸虫一样,它脆弱得不堪一击,但它化解危机、解救自己生命的方法,无关身体大小,也无关力气大小,而是对自己的认识和善用自己的智慧。

《一寸虫》数学教案3

  设计思路:

  本次数学活动以绘本《一寸虫》为载体,借助故事情境,引发了他们对测量的兴趣。以故事情节发展为线索,让幼儿进行由浅入深的三次操作(测量),从用自己的方式进行测量→只用一条一寸虫进行准确测量→经验拓展的身体测量,通过幼儿的实践操作、讨论交流、互动学习获得正确的测量方法。活动结束以开发性的结尾将幼儿已有的测量经验引向一个更为广泛的空间。

  活动目标:

  1.和同伴一起尝试使用简单的方法测量,初步感受首尾相连的测量方法,引发幼儿测量的兴趣。

  2.在故事的情境中,感受一寸虫用数学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智慧。

  3.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4.喜欢数学活动,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培养思维的逆反性。

  活动准备:

  绘本《一寸虫》PPT ,幼儿三次操作的测量材料。

  活动过程:

  一、介绍角色引发兴趣提问:

  (1)草丛里会住着谁?

  (2)介绍一寸虫,预估一寸虫的长短。

  二、解决问题实践操作

  1.欣赏故事第一段,引发幼儿测量兴趣

  (1)讲述故事第一段,体验一寸虫的危险。

  (2)操作:用自己的.方法测量知更鸟尾巴的长度。

  (3)展示交流:你们量出知更鸟的尾巴有多长?是怎么量的?

  (二)理解故事第二段,尝试只用一条一寸虫进行准确测量。

  1.认识巨嘴鸟、蜂鸟、苍鹭提问:

  (1)你认识这些鸟儿吗?

  (2)她们最喜爱自己身体什么部位?

  2.操作:用一条一寸虫为鸟儿测量它喜爱的部位有多长?

  3.交流测量的过程和结果

  三、巩固拓展经验提升

  1.讨论:你最喜欢自己身体的哪一个部位?为什么?

  2.操作:相互合作用一寸虫测量朋友喜爱的部位。

  3.交流测量的结果。

  四、欣赏结尾抛出问题

  活动反思:

  活动中,老师为学生创设了一个“经验化、探究化、过程化、多元化”的活动环境,让学生随着一寸虫遇到的种种危险去感知、去思索、去寻找方法,将预设的目标融入游戏活动中,使学生主动依据个人的已有经验、认知水*,愉快地学习;同时,也告诉孩子,在生活中,我们随时都会遇到许多困难,但是有很多事情并不是靠强壮的身体或力气大就可以解决的,而动动脑、用智慧来解决问题,往往会比那些外表看似强大的力量来得更有力!就像一寸虫一样,它脆弱得不堪一击,但它化解危机、解救自己生命的方法,无关身体大小,也无关力气大小,而是对自己的认识和善用自己的智慧。


《一寸虫》数学教案3篇扩展阅读


《一寸虫》数学教案3篇(扩展1)

——《一寸虫》教案5篇

《一寸虫》教案1

  教学活动目标

  ⒈和同伴一起尝试使用“一寸虫”进行测量,引起测量的兴趣。

  ⒉欣赏、理解故事内容,感知故事带来的情感体验。

  ⒊让幼儿懂得遇到危险不要害怕、紧张,要多动脑子,想办法来解救自己。

  活动准备

  教具:知更鸟图片一张,记录表一张,指偶一寸虫。

  学具:一寸虫每人一条,故事中的火烈鸟、巨嘴鸟、苍鹭和蜂鸟图片若干,记录表每组一张。

  活动重难点

  了解故事中鸟的特征,找到测量物体的起点和终点,一寸一寸有序地量。

  活动过程

  一、介绍“一寸虫”,引入课题

  师:小朋友,前几天我们都走出校园去干什么啦?(秋游)秋游时开心吗?你遇到哪些事觉得开心?

  今天老师就带来了一位很小很小的朋友,(出示指偶一寸虫),你们看得清吗?为什么看不清?(因为它太小了),它只有一寸大,所以我们就叫它一寸虫,来跟一寸虫打个招呼。

  二、故事的欣赏与测量

  ⒈讲述故事第一段,初步感知测量

  师:一寸虫生活在草叶上(出示教具草叶),每天过着舒服、悠闲的日子,今天,它想出去秋游了,走,我们跟着它一起去秋游吧!(听奥尔夫音乐),我们玩累了,坐下来休息一会儿吧。

  小朋友快看,一寸虫碰到了谁?(小鸟)鸟可是虫子的天敌,它是专门吃虫子的,这只鸟叫知更鸟,一寸虫遇到知更鸟是件高兴的事还是危险的事?会有什么危险?(它会吃了一寸虫)

  师:一寸虫遇到这么大的危险,那该怎么办?那一寸虫它自己想了一个什么办法,才能脱离危险的呢?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一寸虫是怎么说的。

  教师讲述故事:

  一寸虫说:不要吃我,我很有用。

  知更鸟说:你这么小,有什么用?

  一寸虫说:我可以量东西。

  知更鸟说:那你就来量量我的尾巴吧!你量好了我的尾巴,我就放了你。

  一寸虫说:好啊!

  提问:小朋友,一寸虫遇到困难、危险的时候,有没有哭?(没有)

  小结:对!遇到困难、危险的时候不要着急,不要紧张,更不要哭,哭是没有用的,要赶快动脑子、想办法来救自己。

  师:一寸虫是想到用什么办法来救自己的?

  师:如果量错了,就会怎么样?(知更鸟就要吃掉它。)

  师:对,就有生命危险,这个任务可有点艰巨,量不量?(量)那我们一起来帮它量好吗?

  出示知更鸟,老师示范量:怎么量?首先要找到起点,然后再找到终点,最后再一寸一寸地量,一寸、两寸、三寸,知更鸟的尾巴有几寸?我们把它记下来。(出示记录表),

  ⒉讲述故事第二段,尝试测量

  师:一寸虫量出了知更鸟尾巴的长度,顺利地躲过了一场灾难,不过,知更鸟还要一寸虫帮忙去量量它的朋友,它可不愿意告诉我们它的朋友是谁?它要我们来猜猜它的朋友到底会是谁?我们来智力抢答!优胜者可以获取五角星。

  ⑴脖子长长的,全身火红的。(火烈鸟)

  ⑵嘴巴大大的,嘴巴边缘有锯齿,颜色红红的。(巨嘴鸟)

  ⑶腿长长的,胸部有黑斑。(苍鹭)

  ⑷还有一只鸟是世界上最小的鸟,(蜂鸟)

  师:它们会让一寸虫帮忙量什么呢?要量它们最有特征的地方。(请小朋友和旁边的小朋友讨论一下)

  师:谁来告诉我,它们会让一寸虫帮忙量什么?

  (老师拿着操作材料边讲边演示:量火烈鸟的脖子要先找到起点和终点?起点在哪里,终点在哪里?巨嘴鸟、苍鹭请幼儿上来找出起点、终点,蜂鸟的全身怎么量,起点在哪、终点在哪?量的时候手要摁紧一寸虫,要一寸一寸地量过去)

  师: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各种鸟的图片和记录表,请你们选一只自己喜欢的鸟来量一量,然后把它记录下来。

  ⒊展示交流记录测量的结果

  把记录表粘贴在黑板上,每一组派代表交流答案。(谁愿意上来把你们那一组测量的结果告诉大家)

  小结:好了,一寸虫帮好多鸟都量出了尺寸,总可以安安全全,无忧无虑地过上幸福的生活了吧!

  ⒋讲述故事第三段,展开联想

  师:可是,一寸虫又遇到了一个危险,它遇到了一个蛮不讲理的家伙,就是那个在森林里夜里唱歌最好听的家伙,是谁?(夜莺)

  它对一寸虫说:

  教师讲述故事:

  我要你量量我的歌。

  可是一寸虫说:我只能量东西,不能量歌。

  师:如果不量,夜莺会怎么样?(会吃了一寸虫)

  师:那歌声怎么量?(往哪儿飘就到哪儿量,)

  师:对!歌声会飘向哪儿?

  (歌声飘向小树林、歌声飘向草叶,小河、高山……)

  教师讲述故事:

  于是,夜莺就开始唱了,一寸虫就开始量了,它量啊量,一会儿量到树林里、一会儿量到草叶里、量着量着就不见了。

  师:一寸虫到哪儿去了?夜莺有没有吃到一寸虫?你觉得这是一条怎样的一寸虫?

  你*时有没有遇到过危险?你是怎么开动脑子来脱离危险、解救自己的?

  三、讨论、拓展

  师:小朋友,今天你学会了测量方法,有了这条一寸虫,你想量你的什么?

  (我想量我的手臂),不错,(我想量我的舌头),蛮好玩的。

  师:那就让一寸虫爬一爬,量一量,看看有几寸?今天老师就把一寸虫送给你,想量哪就量哪,还可以回家把这个又小又机灵勇敢的一寸虫在秋游时发生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一寸虫》教案2

  活动目标:

  1、在测量过程中养成做事细心认真的学习态度,体验测量成功的快乐。

  2、学会用首尾相接和做记号的方法测量不同动物身体各部位,能对测量结果进行简单记录。

  3、喜欢将自己探索的过程及结果和同伴交流分享,学会分析解决测量中遇到的问题。

  活动准备:

  课件、“一寸虫”卡片若干;小图片若干(知更鸟的尾巴、巨嘴鸟的嘴巴、斑鹭的腿、蜂鸟的全身)、笔若干。

  活动过程:

  一、通过故事激发幼儿兴趣,引出活动内容。

  出示课件,提问:“这里是哪里,它是谁?”问:“一寸有多长”

  二、运用“一寸虫”测量不同动物的部位,探索测量方法,初步学会运用首尾相接和做记号的方法进行测量。

  (一)运用多条一寸虫测量知更鸟的尾巴。

  1、出示课件,介绍一寸虫,讲述知更鸟请一寸虫帮忙量尾巴的故事。提问:猜猜知更鸟的尾巴有多长?

  2、幼儿用一寸虫量知更鸟尾巴的长度。

  3、幼儿交流测量的结果和方法,解决测量中出现的问题。

  (二)出示课件,观看一寸虫测量知更鸟尾巴的片段,共同首尾相接的方法。

  观察课件,引导幼儿一条一寸虫量知更鸟尾巴的方法。提问:一寸虫是怎样量的?它把身体的什么地方连接在一起呢?

  (三)用一条一寸虫测量三种动物身体的不同部位。

  1、出示课件,提问:又有许多的朋友想找一寸虫帮忙,你认识它们吗?

  2、幼儿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鸟类图片测量长度。要求:只能用一条一寸虫进行测量。

  3、幼儿交流测量结果,测量方法,鼓励幼儿测量时要认真、仔细。

  5、看课件,幼儿检查自己测量的结果。用一条一寸虫进行测量。

  四、游戏:量一量。

  1、用一寸虫量一量五官,再次体验测量的方法。

  2、两个小朋友合作测量。交流测量结果

  五、结束部分

  讲诉故事的结尾部分,当一寸虫碰到夜莺,是怎么逃脱的。(因为他有数学家的脑袋,他能快乐的解决困难)。在今后我们也会碰到很多困难,我们也能快乐的解决,因为我们也有数学家的脑袋。

《一寸虫》教案3

  活动目标:

  1、感知一寸的长度,学习首尾相连的测量方法。

  2、能使用简单的测量工具量出物体的长度并记录。

  3、激发幼儿的测量兴趣,知道用数学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智慧。

  重点难点重点:

  学习首尾相连的测量方法,能使用简单的测量工具量出物体的长度并记录。

  难点:能使用首尾相连的测量方法。

  活动准备:

  1、绘本《一寸虫》PPT课件

  2、幼儿两次操作的测量材料:彩泥制作的“一寸虫”,巨嘴鸟嘴巴的图片1张,知更鸟的尾巴、苍鹭的腿、蜂鸟的身体图片各若干张。

  3、软尺、直尺、水彩笔、记录表若干。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开展谈话激发幼儿兴趣。

  1、这是什么地方?草丛里会住着谁?(毛毛虫、甲虫、蛇……)

  2、介绍一寸虫,预估一寸虫的长度。

  (1)草丛里有许多有生命的东西,还有谁呢?(ppt画面出现一寸虫)还有这条虫。这条小小的、绿绿的虫叫什么(PPT画面出现字)?一寸虫。

  (2)一寸表示一个东西的长度,一寸大概有多长?(手比划比划看看)

  一寸有这么长(出示一寸虫),这就是一寸。

  二、创设情境,幼儿进行第一次测量。

  一寸虫是一条小小的虫子,它在草丛里会遇到什么事情呢,我们来听听这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叫什么?(一寸虫)

  1、欣赏故事第一段,引发幼儿测量兴趣。

  在密密的树丛里,生活着一条小小的虫子,它是条一寸虫。它每天都穿行在树叶枝条之间,非常非常的自在。有一天(ppt画面)飞来一只(停顿)知更鸟。鸟很喜欢吃(停顿)虫子,于是它对一寸虫说:我要吃了你!一寸虫听了,赶紧说:“慢,我有量东西的本领,我对你有用处。”“哦”知更鸟说:“我最喜欢我的尾巴,如果你能量出它有多长,我就放了你,要不我就吃了你。于是一寸虫就开始量知更鸟的尾巴。

  2、幼儿实践操作:幼儿独自用多条一寸虫测量知更鸟尾巴的长度。

  师:周老师在桌上也放了知更鸟的尾巴,还有一寸虫,请你们去帮帮一寸虫吧,运用“一寸虫”当测量工具,依次摆放一寸虫,看看用了几条一寸虫,算一算知更鸟的尾巴到底有多长。一会儿再来看看一寸虫量出来的有多长,我们和它量的一不一样。周老师给你们三分钟的时间,速度要快,能做到吗?准备——开始!

  3、展示交流:

  (1)师:你们量出知更鸟的尾巴有多长?结果跟一寸虫量的一样吗?(出示PPT三条虫子量的部分)

  (2)师:“一寸虫把身体的什么地方连接在一起了?”

  小结:有三条一寸虫,所以知更鸟的尾巴有三寸长。第一条一寸虫的尾巴对齐知更鸟的尾巴末端,第二条一寸虫的尾巴紧紧接着前一条一寸虫的头部,以此类推,这样才能量得准。我们把这种测量的方法叫做:首尾相连的测量方法。

  (3)师:你们在量的时候用了三条一寸虫,可是在那密密的草丛里只有一条一寸虫,怎么量呢?

  4、教师讲解示范用一寸虫测量物体的方法:交代清楚测量的起点、终点,以及首尾相连的测量要点。

  师:(出示PPT,边讲解边示范)一寸虫把知更鸟尾巴末端作为起点,尾部对齐知更鸟尾巴末端向另一边爬,身体伸直,定住不动,然后在头部做一次记号;下一次又把自己的尾部对齐记号往前爬,身体伸直定住不动,中间不能有间隔,爬一次作记号,然后数记号有几个就是几寸长。我们把这种测量的方法叫做什么?首尾相连的测量方法。

  5、教师小结:测量物体的时候,尺子一端一定要对齐物体的起点,然后往终点的方向量,并在每一次测量的终点做上记号,下一次又从记号的地方又开始量,中间不能有间隔,量一次作一次记号,然后数记号有几个就是几寸长。

  三、讲述故事第二段,幼儿独自进行第二次测量。

  1、认识苍鹭、蜂鸟和巨嘴鸟,知道各种鸟儿需要测量的部位。(苍鹭的腿、蜂鸟的身子、巨嘴鸟的嘴。)

  (1)师:知更鸟放走了一寸虫,这个故事就在森林里传开了。好多鸟找来了,它们是谁?(巨嘴鸟、苍鹭、蜂鸟)

  (2)它们会请一寸虫量一量什么呢?点击PPT(苍鹭的腿、蜂鸟的身子、巨嘴鸟的嘴巴)

  2、幼儿实践操作:幼儿以个人为单位,只用一条一寸虫为鸟儿测量它喜爱的部位得长度。

  要求:请你独自一人,只用一条一寸虫,运用首尾相连的方法测量上述三种鸟的腿、全身和嘴巴的长度,并把测量结果记录在记录表上。

  3、幼儿交流测量的过程和结果。

  提问:三种鸟量出来的结果分别是几寸呢?你是怎么测量的?(请幼儿示范测量方法,教师总结正确的测量方法。)

  4、教师小结:苍鹭的腿是5寸,蜂鸟的身子是2寸,巨嘴鸟的嘴巴是4寸。测量的时候,要从物体顶端开始,测量的工具要固定不动,每一次都记得在末端做记号,以此类推。

  四、巩固拓展、幼儿独自进行第三次测量。

  1、讨论:一寸虫把自己的身体当成测量工具,小朋友的身体部位也可以,你们想用什么部位来当测量工具呢?(手掌、脚步、手臂等)你还见过其他的测量工具吗?(直尺、软尺或任意的物品如笔、棍、绳等。)

  2、幼儿自选测量工具,测量教室里任意物品的长度,并记录。

  3、幼儿交流测量的结果。

  师:你用了什么测量工具?测量了什么?测量结果是多少?

  4、教师小结:同一个测量工具测量同一件物品,测量的结果肯定是相同的;同一个测量工具测量不同的物品,测量的结果肯定是不同的;不同的测量工具测量同一件物品,测量的结果肯定是不同的;

  五、活动延伸

  请小朋友开动脑筋,把我们身体的某一个部位当成尺子,去测量一下我们教室里、幼儿园里你最喜欢的物体的长度吧!

  活动总结:

  大班数学测量活动《一寸虫》,以故事的形式进行导入,将绘本故事与多元课程结合在一起,用故事线索贯穿始终,通过故事内容引导幼儿以参与者的身份进行不断的学习、探索和提升,进而让孩子逐步掌握了测量技能,锻炼了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伴随故事情节的发展,幼儿了解到了一寸的长度,同时以“一寸虫”朋友的身份,让幼儿将自己置身到故事情境之中,通过主动的探索掌握了测量的方法和技巧。并将所学的测量方法运用到生活当中,能在生活中选取不同的测量工具来测量不同物体(如教师、桌子、身体、门、黑板、柜子等)的长度,在做中玩、玩中学,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有所得。获得了满满的成就感。

  在活动开展过程中,利用绘本情节的发展为主线,让孩子们带着疑问去操作,从操作中寻找答案。这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幼儿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更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获得了发展,感受到了玩中学的乐趣。整堂课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达到了目标。

《一寸虫》教案4

  设计思路:

  绘本《一寸虫》,讲述了森林里一个微不足道的小家伙,利用自身的优势,在求生的同时为森林里的其他伙伴带来方便和快乐。与一般绘本不同的是,幼儿在阅读绘本的同时,不仅体验到文学作品带来的乐趣,也引发了他们对测量的兴趣。

  根据故事情节的发展,活动中我为幼儿提供了两次操作(测量)的机会,第一次操作是让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进行测量,或许方法并不正确,结果也不一致,但却让幼儿在操作中积累

  了测量的经验。在幼儿尝试操作后,教师用课件演示相应的测量方法,便于幼儿理解和掌握正确的方法。在此基础上,让幼儿运用学到的方法进行第二次测量,以达到掌握新方法,积累新经验的目的。

  通过本次活动,可进一步引导幼儿用不同的工具测量不同的物品,激发幼儿测量的兴趣。

  活动目标:

  1.和同伴一起尝试使用简单的方法进行测量,引发幼儿测量的兴趣。

  2.理解故事内容,喜欢一寸虫的机智,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

  3.引导孩子们在活动结束后把自己的绘画材料分类摆放,养成良好习惯。

  4.体验运用不同方式与同伴合作作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

  故事中角色的局部图、用纽纽绳制作而成的一寸虫、记号笔。

  活动过程:

  一、介绍角色,引起兴趣

  1.今天要讲的故事名字叫《一寸虫》。

  2.你估计一寸虫大概有多长呢?

  【设计思路:幼儿大胆自由猜测“一寸”有多长,既可帮助教师了解幼儿对长度单位的理解情况,同时也让幼儿在猜测中体验乐趣,对故事充满期待。】

  3.【出示图片)这就是“一寸虫”,是故事中的主角,让我们一起来听这个故事吧!

  二、阅读故事,实践操作

  1.欣赏故事第一段,尝试简单的测量方法。

  (1)讲述故事第一段:一寸虫是森林里的小不点儿,谁也不把它当回事,它总是独自慢慢地向前爬着。一天,一只饥饿的知更鸟看见了它,想要一口吞掉它。一寸虫说:“请不要吃我,我是一寸虫,我会量东西。”“真的吗?”知更鸟说:“那你来量量我的尾巴吧!量错了我可要吃掉你。”

  (2)操作:帮帮一寸虫,两个朋友一起,试着用一寸虫量量知更鸟的尾巴有多长。

  【设计思路:鼓励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进行测量,两名幼儿一起合作是为了让幼儿彼此学习他人的测量方法,数量充足的一寸虫也为幼儿的成功测量作了准备,教师可从中观察幼儿测量的相关经验与能力,及时发现问题。】

  (3)交流:你量出知更鸟的尾巴有多长?是怎么量的?

  (通常幼儿会用三条一寸虫连接起来进行测量,如图)

  (4)你们用几条一寸虫量出结果的

  幼儿:我用三条一寸虫量出来的。

  教师:这三条一寸虫是怎么排列的?

  幼儿:一条接着一条,尾巴接着头……

  (5)小结:我们用三条一寸虫量出了知更鸟尾巴的长度,一寸虫从知更鸟尾巴的顶端开始量起,它们挺直了身子,一条虫的尾巴紧紧挨着另一条虫的头,三条一寸虫首尾相接连在一起,知更鸟的尾巴刚好三寸长。

  (6)一寸虫量出了知更鸟尾巴的长度,顺利躲过了一场灾难。它能量尺寸的本领也被大家知道了,看!还有很多鸟都来找它帮忙。

  2.理解故事第二段,尝试测量。

  (1)出示巨嘴鸟、蜂鸟、苍鹭,你们认识这些鸟吗?

  【设计思路:这一环节虽然是个过渡,但仍然可以拓展幼儿对鸟的认知。】

  幼儿:我认识巨嘴鸟。

  教师:为什么它会有这么一个名字呢?

  幼儿:因为它的嘴巴特别大。

  教师:你们猜巨嘴鸟会让一寸虫量哪个部位?为什么?

  幼儿:量嘴巴,因为它的嘴巴很特别。

  幼儿:那个是蜂鸟。

  教师:你听说过蜂鸟吗?

  幼儿:它像蜜蜂一样。

  幼儿:我在书上见过,它很小很小。

  教师:蜂鸟是世界上最小的鸟,小小的身材是它最自豪的地方,它想让一寸虫量全身。量全身要从哪儿量到哪儿?

  幼儿:要从嘴巴尖一直量到尾巴。

  幼儿:还有一种鸟,叫苍鹭。

  教师:(演示课件)苍鹭要求一寸虫量它的什么地方?

  幼儿:腿、脚……

  教师:腿和脚一样吗?哪里是腿?哪里是脚?

  教师:苍鹭对自己的腿有多长很感兴趣。

  【设计思路:演示课件时,可用记号明确标出需要测量的部位,帮助幼儿明确测量的路径。】

  (2)操作:请幼儿为一种鸟测量它最喜欢的部位有多长,使用的一寸虫越少越好。

  【设计思路:第二次操作的难度比第一次大,并且要求幼儿独立操作,桌上提供的一寸虫数量也不再充足,使幼儿有机会尝试用尽可能少的一寸虫来进行测量。这个环节中,幼儿可以尝试更多的测量方法,如移动测量工具、目测等。】

  (3)交流、记录测量的结果。

  教师:你测量的是哪一种鸟,测量结果如何?

  幼儿:我量的是蜂鸟的全身。

  活动反思:

  活动中,老师为学生创设了一个“经验化、探究化、过程化、多元化”的活动环境,让学生随着一寸虫遇到的种种危险去感知、去思索、去寻找方法,将预设的目标融入游戏活动中,使学生主动依据个人的已有经验、认知水*,愉快地学习;同时,也告诉孩子,在生活中,我们随时都会遇到许多困难,但是有很多事情并不是靠强壮的身体或力气大就可以解决的,而动动脑、用智慧来解决问题,往往会比那些外表看似强大的力量来得更有力!就像一寸虫一样,它脆弱得不堪一击,但它化解危机、解救自己生命的方法,无关身体大小,也无关力气大小,而是对自己的认识和善用自己的智慧。

《一寸虫》教案5

  活动目标:

  1、和同伴一起尝试使用简单的方法进行测量,引发测量的兴趣。

  2、欣赏、理解故事内容,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一寸虫若干、知更鸟尾巴、PPT绘本、故事中的各种鸟卡片

  附故事:

  一天,在一个绿绿的叶子上,有一条象绿宝石的一寸虫。知更鸟看见了一寸虫,要吃掉它。

  一寸虫说:"不能吃掉我,我很有用。"知更鸟说:"你有什么用?""我可以量东西。"一寸虫说。

  "那你来量量我的尾巴吧。"知更鸟说。

  "好啊!"一寸虫说。

  一寸虫就开始量了,一寸、两寸、三寸、四寸、五寸。原来知更鸟的尾巴有五寸长。

  "那我再背你去量其他鸟吧。"知更鸟就背着一寸虫飞走了。

  一寸虫量了火烈鸟的脖子,量了苍鹭的腿,量了雉鸡的尾巴,还量了蜂鸟的全身。

  夜莺看到了一寸虫,说:"我想让你量量我的歌。"可是,一寸虫说:"我只能量东西,不能量歌。""如果你不量我的歌,我就吃掉你。""好吧,我试试看。"于是,夜莺就开始唱了。一寸虫就开始量了,它从叶子上爬到叶子的下面,从叶子下面又爬到中间,从中间再爬到旁边,量着量着就逃得无影无踪了。

  活动过程:

  一、介绍"一寸虫",引发兴趣

  1、问问幼儿身高多少,导入课题

  2、出示图片,说说故事的名字师:高个子的大班朋友,今天看一本书好吗?(好)就这本,这个一定难不倒你们的。

  幼:一条虫/一寸虫师:对,一寸虫,咦?听说过一寸虫吗?不知道一寸虫会是什么样的呢......在它身上会发生什么故事?

  二、故事的欣赏与动动手

  1、教师讲故事第一段,尝试进行测量师:.......量错了我可要吃了你,怎么样?量不量?(量)这个任务可有点艰巨哦,量错了就有生命危险。试试好不好?(好)你们帮它的忙试试好吗?

  幼:不行。

  师:你已经不行啦,来!大班朋友觉得可以的举手,男孩,这里都是有信心完成的,不用担心你不是一个人完成任务,可以和有信心的朋友一块儿好吗?

  幼儿两个人一起量一量,教师观察指导。

  2、展示测量的结果师:你们测量出来了知跟鸟的尾巴有2寸,3寸,6寸,你是怎样量的?你怎么量出来的?上来试试好不好。

  师:来看看,他们的6寸怎么量出来的。

  教师示范,几寸?3寸,有谁和我一样的?

  师:哦,看来,如果你们是一寸虫的话,有人要被吃掉,有人能生存下来。

  师:一寸虫就用这个办法量出了知更鸟尾巴的长度。继续讲故事

  3、教师讲故事第二段,尝试测量师:一寸虫量出来了知跟鸟尾巴的长度,顺利躲过了一场灾难。它能量尺寸的本领也被大家知道了,看!还有很多鸟都来找它帮忙!(ppt中出现了火烈鸟、句嘴鸟、蜂鸟、苍鹭的画面)师:你认识这些鸟吗?他们会让一寸虫帮忙量什么呢?

  (孩子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它们让一寸虫帮忙量火烈鸟的脖子、句嘴鸟的嘴和蜂鸟的全身和苍鹭的腿)师:如果量蜂鸟的全身的话,从哪量到哪?

  师:还是和刚刚的朋友一块儿,选择最喜欢的一种鸟来试一试、量一量

  4、展示交流、记录测量的结果出示测量方法PPT三个点师:刚开始的起点,第二次的起点,第三次的......到底是3寸还是2寸半?

  句嘴鸟的嘴巴3寸,恭喜你。

  逐一讨论,答案火烈鸟的脖子长还是句嘴鸟的嘴长还是蜂鸟的全身长还是苍鹭的腿长?(苍鹭的腿长)几寸?

  师:好了,这会你们都可以做一寸虫了,能在森林里面生活的安安全全、快快乐乐,很幸福的事情。

  5、教师讲故事第三段,展开联想师:不过,一寸虫又碰到一个蛮不讲理的家伙,就是那个森林里唱歌最动听的"夜莺"。谁是夜莺啊?夜里唱歌的鸟,声音好听极了,他对一寸虫说......

  师:歌怎么量?

  幼:音乐往哪飘,到哪就有多长。(有道理)

  师:声音往哪飘,它就往哪儿......爬到什么时候算结束?

  幼1:歌没了。

  师:哦,歌没了就结束,有道理,你觉得怎么量?

  幼2:把歌画成音符就可以量了。

  幼3:唱多久我就爬多远。

  幼4:发几个音就多长。(你能算出他发几个音对吗?有多长还有点问题)师:一寸虫说你们的办法还真多,很聪明,它用了什么办法哦?(教师将故事全部讲完)

  三、讨论,拓展师:有了这个办法,有了这条一寸虫,你想量你的什么?

  幼1:我什么都想量。

  师:这回你看,身高不用想想,可以量量了对吧。你想量什么?

  幼2:我想量我的手臂。(不错)幼3:腿幼4:我想量我的舌头。(蛮好玩的)幼5:我想量我的头。

  师:头?量头的什么?这个头有多大对吗?这个头有多大哦要想清楚,我告诉你,头一定有一个最远最大的地方,量哪头就能更大更聪明,待会儿自己去试试看哦。

  幼6:我想量肚子。

  师:哦,肚子,怎么量?哦,这样量才是量,你们家谁的肚子最大?让一寸虫试着爬一爬,看看有几寸,好不好?

  师:把一寸虫都给你们带回去,想量哪就量哪儿,好不好,来带着走。

  大班数学活动:一寸虫

  活动目标:

  1、 尝试借助故事中的"一寸虫",对自然物进行测量。

  2、 通过观察、讨论,学习首尾相连的测量方法。

  3、 愿意与同伴合作活动。

  活动准备:

  故事《一寸虫》、一寸虫教具、学具、自然物、记录表等活动过程:

  一、 导入活动

  1、 指:每一个小朋友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本领,谁愿意来说说你最拿手的本领?

  2、 出示"一寸虫"指:你知道它为什么叫"一寸虫"吗?

  这么小的一寸虫,会有什么本领呢?

  3、 引出故事《一寸虫》

  指:一寸虫为了不被当做早餐,它想了一个什么好办法?

  二、 实践活动:

  1、 出示被测物,请幼儿用一寸虫来量一量长度。

  2、 提炼出首位相连的测量方法:

  ● 一寸虫的头要紧贴纸的边缘,身体要紧贴纸的下边;● 第二条宠的头要紧贴第一条虫的尾巴,头和尾巴连在一起的方法叫做"首尾相连"。

  ● 一边量,一边数,数数共有几条虫,就知道这张纸的边有多长?

  3、 幼儿实践● 出示记录表指:小朋友可以在教室里任选一样东西,用一寸虫来量一量它有多长?

  幼儿测量(引导幼儿大件的东西,可以两两合作测量)

  三、 交流活动:

  指:你量的是什么?它有多长?

  你们在量的时候有什么发现?

  四、 拓展经验:

  指:一寸虫没有工具,是用什么来量长短的?--身体我们的身体有哪些地方可以来量长短?


《一寸虫》数学教案3篇(扩展2)

——大班《一寸虫》数学教案3篇

大班《一寸虫》数学教案1

  设计思路:

  本次数学活动以绘本《一寸虫》为载体,借助故事情境,引发了他们对测量的兴趣。以故事情节发展为线索,让幼儿进行由浅入深的三次操作(测量),从用自己的方式进行测量→只用一条一寸虫进行准确测量→经验拓展的身体测量,通过幼儿的实践操作、讨论交流、互动学习获得正确的测量方法。活动结束以开发性的结尾将幼儿已有的测量经验引向一个更为广泛的空间。

  活动目标:

  1、和同伴一起尝试使用简单的方法测量,初步感受首尾相连的测量方法,引发幼儿测量的兴趣。

  2、在故事的情境中,感受一寸虫用数学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智慧。

  3、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4、喜欢数学活动,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培养思维的逆反性。

  活动准备:

  绘本《一寸虫》ppt,幼儿三次操作的测量材料。

  活动过程:

  一、介绍角色引发兴趣提问:

  (1)草丛里会住着谁?

  (2)介绍一寸虫,预估一寸虫的长短。

  二、解决问题实践操作

  1、欣赏故事第一段,引发幼儿测量兴趣

  (1)讲述故事第一段,体验一寸虫的危险。

  (2)操作:用自己的方法测量知更鸟尾巴的长度。

  (3)展示交流:你们量出知更鸟的尾巴有多长?是怎么量的?

  (二)理解故事第二段,尝试只用一条一寸虫进行准确测量。

  1、认识巨嘴鸟、蜂鸟、苍鹭提问:

  (1)你认识这些鸟儿吗?

  (2)她们最喜爱自己身体什么部位?

  2、操作:用一条一寸虫为鸟儿测量它喜爱的部位有多长?

  3、交流测量的过程和结果

  三、巩固拓展经验提升

  1、讨论:你最喜欢自己身体的哪一个部位?为什么?

  2、操作:相互合作用一寸虫测量朋友喜爱的部位。

  3、交流测量的结果。

  四、欣赏结尾抛出问题

  活动反思:

  活动中,老师为学生创设了一个“经验化、探究化、过程化、多元化”的活动环境,让学生随着一寸虫遇到的种种危险去感知、去思索、去寻找方法,将预设的目标融入游戏活动中,使学生主动依据个人的已有经验、认知水*,愉快地学习;同时,也告诉孩子,在生活中,我们随时都会遇到许多困难,但是有很多事情并不是靠强壮的身体或力气大就可以解决的,而动动脑、用智慧来解决问题,往往会比那些外表看似强大的力量来得更有力!就像一寸虫一样,它脆弱得不堪一击,但它化解危机、解救自己生命的方法,无关身体大小,也无关力气大小,而是对自己的认识和善用自己的智慧。

大班《一寸虫》数学教案2

  活动目标

  1.学会用首尾相接和做记号的方法测量不同动物身体各部位,并能对测量结果进行简单的记录。

  2.喜欢将自己探索的过程及结果和同伴交流分享,学会分析解决测量中遇到的问题。

  3.在测量过程中养成做事细心认真的学习态度,体验测量成功的快乐。

  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运用绘本中的“一寸虫”进行测量。

  难点:用首尾相连的方法进行测量。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已了解了故事中知更鸟等几种鸟类的特征

  物质准备:故事课件、操作材料“一寸虫”、动物图片若干、签字笔若干

  活动过程

  (一)提问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师:孩子们你们见过草丛吗?在草丛里有许多有生命的东西,谁来说一说你在草丛中都见过谁呀?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一位好朋友,你们找找看它是谁呀?(一寸虫)他为什么叫一寸虫呢?一寸表示一个物体的长度,一寸到底有多长呢?

  (二)出示一寸虫,引发幼儿测量的愿望

  1.师:出示一寸虫教具讲故事《一寸虫》

  2.提问:知更鸟它要做什么呀?你觉得一寸虫能量出知更鸟的尾巴吗?

  3.幼儿尝试测量知更鸟的尾巴(请幼儿俩俩合作,运用“一寸虫”当测量工具,测量尾巴的长度。)

  4.幼儿交流自己的测量方法,并通过PPT动画操作,验证测量结果。发现测量结果

  5.教师介绍首尾相连的测量方法:一寸虫爬一次作记号,爬一次作记号,然后数记号有几个就是几寸长。

  (三)结合故事情节,测量小动物的身体各部分的长度

  师:知更鸟知道自己钟爱的尾巴有三寸长,就放走了一寸虫,这个故事就在森林里传开了。都知道一寸虫有数学家的脑子。看看谁来了呢,你认识吗?它们都钟爱自己的什么地方?(巨嘴鸟的嘴巴、斑鹭的腿、蜂鸟的身体)请一寸虫来量一量。

  幼儿进行测量活动

  师:孩子们这三只动物钟爱的地方已经在我们的桌子上了,请你自己一人拿一个一寸虫来量一量有多长。

  幼儿验证自己测量的结果(在大屏上出示一寸虫测量的答案)

  师:说一说你量的是几寸?我们来看看和一寸虫量出来的答案一样吗?

  (四)结合故事结尾,引发幼儿大胆想象如何测量歌声

  1.提问:孩子们一寸虫又碰见了谁呀?猜一猜夜莺会让一寸虫量什么呢?

  2.引导幼儿大胆想象夜莺歌声的长度

  师:夜莺对一寸虫说:“量我的歌声,如果你量不好,我就要吃掉你。”这歌可怎么量呢,你们会怎么量呢?

  (五)结束部分,测量游戏

  1.提问:树林里的动物们都有自己钟爱的地方,你钟爱自己的哪里呀?

  2.请你找个朋友一起,在咱们班的教室里找一个可以测量的工具,然后测量一下朋友钟爱的地方,幼儿在游戏情境中自然结束活动。

  活动总结

  根据故事情节的发展,活动中我为幼儿提供了两次测量的机会,第一次操作是让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进行测量,方法并不正确,结果并不一致。但却让幼儿在操作中积累了测量的经验。在幼儿尝试操作后,教师用课件演示相应的测量方法,使幼儿理解和掌握了正确的方法。在此基础上,让幼儿运用学到的方法进行第二次测量,使幼儿掌握了新方法,积累了新经验的目的。

大班《一寸虫》数学教案3

  活动目标:

  1、用生活中的.物品进行自然测量。

  2、学习自然测量正确方法,知道收尾相接。

  活动重点:

  用生活中的物品进行自然测量

  活动难点:

  学习自然测量正确方法,知道收尾相接。

  活动准备:

  1、扭扭棒制作的一寸虫若干。

  2、知更鸟尾巴、巨嘴鸟、蜂鸟、苍鹭的图片各人手一份。

  3、铅笔若干。

  4、自制ppt。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画书,介绍一寸虫,

  1、展示封面,草丛中藏着一条小虫,你们找找看,它在哪里?

  2、(ppt画面出现一寸虫)看,就在这里,这条小虫身长只有一寸,它的名字就叫“一寸虫。

  二、学习测量的不同方法。

  (一)用若干个“一寸虫”进行测量

  1、教师讲故事:有一天,一寸虫遇见了知更鸟,知更鸟看见了它说,“哈哈,我肚子饿了正想吃东西。”一寸虫说:“不要吃掉我,我是一寸虫,我很有用,我会量东西。”知更鸟说:“那你来量一量我的尾巴。”

  2、幼儿尝试测量知更鸟的尾巴并做记录。

  看看桌子上有准备好的知更鸟的图片,请你用“一寸虫”量一量,看看知更鸟的尾巴到底有多长?并把测量的结果写在横线上。

  3、幼儿操作完后,交流测量的结果以及测量的方法。

  师:提问:知更鸟的尾巴有多长?你用了几条一寸虫?(三条)三条一寸虫是几寸呢?(3寸)

  4、请一名幼儿在黑板上示范自己测量的过程。

  教师小结:

  测量时,一寸虫要首尾相接,不能重叠,也不能留空隙。

  (二)用一个“一寸虫”进行测量

  1、可是一寸虫只有一条,刚才的办法虽然能量出来结果,但是不合适,请小朋友想象办法,只用一条一寸虫,它怎么量呢?

  2、观察PPT的动画演示,你们猜对了吗?

  师:它爬到了知更鸟的尾巴上,把自己的尾巴和知更鸟的尾巴对齐,每量一次就做一个记号,再在记号的地方接着向前爬,就这样量出了知更鸟尾巴的长度,知更鸟的尾巴有3寸长。

  3、幼儿尝试用一条一寸虫测量巨嘴鸟的嘴、苍鹭的腿和蜂鸟的身体。

  4、说说自己的测量结果和别人一样吗,如果不一样,会是什么原因呢?

  5、小结:测量时如果会做记号,那么一条一寸虫也可以量出物体的长度。

  三、尝试其他的自然测量的方法。

  1、一寸虫把身体当做尺子,可以测量长度。小朋友想一想我们的身体哪些部位也可以当尺子来测量呢?

  2、尝试用手测量胳膊的长度,用脚测量床的长度。


《一寸虫》数学教案3篇(扩展3)

——幼儿园大班一寸虫数学教案

幼儿园大班一寸虫数学教案1

  设计思路:

  本次数学活动以绘本《一寸虫》为载体,借助故事情境,引发了他们对测量的兴趣。以故事情节发展为线索,让幼儿进行由浅入深的三次操作(测量),从用自己的方式进行测量→只用一条一寸虫进行准确测量→经验拓展的身体测量,通过幼儿的实践操作、讨论交流、互动学习获得正确的测量方法。活动结束以开发性的结尾将幼儿已有的测量经验引向一个更为广泛的空间。

  活动目标:

  1、和同伴一起尝试使用简单的方法测量,初步感受首尾相连的测量方法,引发幼儿测量的兴趣。

  2、在故事的情境中,感受一寸虫用数学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智慧。

  活动准备:

  绘本《一寸虫》PPT,幼儿三次操作的测量材料。

  活动过程:

  一、介绍角色引发兴趣提问:

  (1)草丛里会住着谁?

  (2)介绍一寸虫,预估一寸虫的长短。

  二、解决问题实践操作1、欣赏故事第一段,引发幼儿测量兴趣(1)讲述故事第一段,体验一寸虫的危险。

  (2)操作:用自己的方法测量知更鸟尾巴的长度。

  (3)展示交流:你们量出知更鸟的尾巴有多长?是怎么量的?

  (二)理解故事第二段,尝试只用一条一寸虫进行准确测量。

  1、认识巨嘴鸟、蜂鸟、苍鹭提问:

  (1)你认识这些鸟儿吗?

  (2)她们最喜爱自己身体什么部位?

  2、操作:用一条一寸虫为鸟儿测量它喜爱的部位有多长?

  3、交流测量的过程和结果三、巩固拓展经验提升。讨论:你最喜欢自己身体的哪一个部位?为什么?

  2、操作:相互合作用一寸虫测量朋友喜爱的部位。

  3、交流测量的结果。

  四、欣赏结尾抛出问题

  提示:此教案有配套的课件


《一寸虫》数学教案3篇(扩展4)

——一寸光阴一寸金作文5篇

一寸光阴一寸金作文1

  我读过不少好文章,使我受益匪浅的一篇是《当代小学生》上的《爱惜时间的.鲁迅》。

  鲁迅因为第一次迟到,在桌子上刻了一个“早”字来提醒自己不再迟到。他从不浪费时间,也从不浪费别人的时间。鲁迅体弱多病,晚年重病时也非常珍惜时间。

  这天,许多同学写完作业后就找老师批,不一会就排起了长长的队伍。我刚站起来就想到了鲁迅,于是我又坐下写起了别的作业。当队伍变得很短时我才起来,结果我多做了好多事。这正应了一句名言: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你挤,总是有的。是呀,节约时间就等于延长了生命!

  还有一会,我们前后位交换作文批阅,我写完了,而他还没写完。好多同学都在哪儿干等着。而我却利用等待的时间完成了其他的作业。那些等着的同学浪费了宝贵的时间,而我又节约了时间,就等于我的生命延长了许多。

  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限的,珍惜时间,节约时间,那么你就会成为时间的主人,便能更好的发挥人生的价值,拓展生命的容量。

一寸光阴一寸金作文2

  俗话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我想,这句警句大家都应该会背.

  我们一定要珍惜以后的时间!因为时间是不等人的,哪怕你有再重要的事,它都不会为你停留.也许你会觉得时间老人太自私了,总是不给我们充足时间;但是,时间又像海绵,只要你去挤它,他就会一点一点地流出来.这时,你可能又觉得时间非常无私!

  其实,时间有两张面孔.对于懒惰的人,时间是自私的,时间决不会把那珍贵的时间让懒汉浪费了;时间对于勤劳者是无私的,他会把时间让勤劳者来做协有意义的事情.

  你们想当勤劳者还是懒汉呢?我想,你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勤劳者.所以,我希望大家以后要珍惜时间,把时间当成海绵,用劲去挤它!其实我们以后都可以问问自己:今天我浪费时间了吗?如果浪费了,想想浪费在哪里,以后要怎么做;如果没有浪费,以后就要保持下去.相信不久的将来,不会有人再去虚度年华!希望大家可以记住这句警句: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一寸光阴一寸金作文3

  有人曾这样说过: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想必大家都听说过这句话。这个道理谁都懂,时间是不能用金钱来衡量的,过去就过去了。没有留下时间的痕迹。他走的是那样的快。那样的匆匆。

  我们可曾想过,在过去的时间里,我做了什么有意义的事?这一秒钟是否没有浪费?我们是否在与时间赛跑?时间为什么如匆匆呢?时间对每一个人都是公*的,为什么有的人过得很充足呢?这些疑问在我脑海闪过,我就就不能给出答案,聪明的你能否给与我答复呢?

  有人曾这样说过:天可补,海可填,南山可移。日月既往,不可复追。是啊!时间如流水一去不复返,时间的流里,我们能否荡起一层波浪?在生命的这片海洋里,能否荡起一朵浪花?使自己的生命过的充实呢,最好的"方法就是学习再学习。抓紧每一天里的每一秒。让知识武装大脑。这样我们的时间才没有浪费。

  不要说你没有时间,伟大的文学家鲁迅曾这样说过: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如果不把时间荒废在那些网络上,我想,时间总会有的。

  作为祖国的花朵的我们,应该把握住时间的航舵,将时间牢牢掌握。让知识丰富我们的大脑,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为祖国的事业做出贡献。

一寸光阴一寸金作文4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这句话是我的座右铭。它曾经给过我启示,这句话的意思是:时间在一分一秒地走过,每一秒的.光阴就像一寸金,一寸金还难买一寸光阴。说明了时间就像泼出去的水——一去不复返。

  四年级,有一个周末,老师布置了较多的作业。我一回到家就放下沉重的书包,与邻居们痛快地玩一场。时间过的真快,一眨眼就到星期日了。傍晚,我收拾书包时,才发觉自己的作业还未写完。爸爸把我骂了一顿,还警告我说:“你要知道,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如果你不好好珍惜这一分一秒,它将会慢慢流失,你也会慢慢长大,最后,你会......”

  我听爸爸这一番话,非常伤心,吃完饭赶夜把作业写好。因为太晚睡觉,所以第二天迟到了。从这件事中,我懂得了时间是用金钱买不到的。就比如说“今天过去了,就不会再有今天,虽然到了明天还能叫做今天,但是再也没有今天的美好时光了。”此后,我一直把爸爸的话记在心间。

一寸光阴一寸金作文5

  童年是人生最美好的记忆,在最美好的季节里,我懂得了珍惜时间。 5.有关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这是人们常说的一句话,可是实际上很少人做到珍惜时间。可它却是我的座右铭,时刻提醒着我,它对我来说太重要了。

  以前,我没有座右铭,还不懂得珍惜时间。做什么事情都非常慢。后来,爸爸跟我说:“你一定要有个座右铭,让它来提醒你珍惜时间。”从此以后,我就有了座右铭。

  自从有了座右铭,它就随时提醒我珍惜时间。我把它用大字誊抄出来贴在墙上,时不时看一看。慢慢地,这句话已经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了。现在,我做什么事首先都会想到这句话,做任何事都不会浪费一分一秒。

  是啊,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昨天过去了,以后就再也回不来了;昨天的美好时光永远是昨天的,再也不是今天的了。正所谓: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但是,时间的`魅力正在于其不可逆性,所以您说,我们能不珍惜时间吗?即使我们每天都要面对各种各样的困难和烦恼。


《一寸虫》数学教案3篇(扩展5)

——一寸虫绘本读后感300字3篇

一寸虫绘本读后感300字1

  星期三上午,老师给我们每人发了一本书。我拿到书后,马上认真地读了起来。原来这本书的名字叫《一寸虫》。好奇怪的名字呀!世界上有这种虫子吗?它是不是长得和毛毛虫一样呢?

  快快让我们来读一读这本书吧!

  一天,一只饥饿的知更鸟看见了一寸虫,它想要一口吞掉它,这时一寸虫急忙说:“不要吃我,我很有用,我会量东西。”一寸虫给知更鸟量了它的尾巴,告诉它你的尾巴有五寸长。这才没有被吃掉。然后,它载着一寸虫,飞去别处找其他也要量一量的鸟。

  一寸虫量了火烈鸟的颈子,巨嘴鸟的喙,苍鹭的脚,雉鸡的尾巴和蜂鸟的"全身……

  一天早晨,夜莺遇见了一寸虫。“量量我的歌,不然我把你当早点吃掉。”

  一寸虫想到一个点子,它趁着夜莺唱歌的时候逃走了。

  一寸虫是多么的勇敢呀!它在遇到强大对手的时候很镇定,急中生智保护自己。

  我以后一定要跟它一样,遇到困难要多多想办法,做一个勇敢的人。

一寸虫绘本读后感300字2

  星期三上午,老师给我们发了一本书《一寸虫》,我发现书的封面上有一只小虫子,这就是一寸虫。这不是一只毛毛虫吗?老师说不是的,毛毛虫的身体有好多毛毛,你看一寸虫的身上没有毛毛的。噢!原来一寸虫和毛毛虫是有区别的,那这本书一定很有趣,我迫不及待地打开了《一寸虫》。

  我把书看完了,有一些情节使我很感动。

  有一天一寸虫遇到了知更鸟,知更鸟说:“我要一口吞掉你!”要是别的虫子一定要吓得瑟瑟发抖,可是一寸虫很有智慧,最后它利用自己的智慧逃走了。

  从中我明白了:我们要正确利用自己的智慧。

  《一寸虫》这本绘本使我明白了很多,我喜欢这本书。


《一寸虫》数学教案3篇(扩展6)

——一起玩数学教案3篇

一起玩数学教案1

  设计意图:

  在我们班“有趣的滚动”区域游戏里,放着各种各样的瓶子,常常看到小朋友们拿着瓶子在受礼拍着、摇着,在地上滚着、踢着,还有的自发地根据瓶子的颜色拍起了队等等,似乎总也玩不够,对瓶子表现出了极大的 热情和兴趣。看到孩子们这些表现,我不禁想:是否能够把小朋友们喜爱的瓶子和相对比较枯燥的数学知识结合在一起呢?*时我们在进行数学练习时大多是机械地完成数学画册上的作业,幼儿缺少实际动手操作和亲身体验感受的过程。因此,我希望通过这个活动,让孩子们在和“瓶宝宝”玩玩、乐乐的过程中,加深对数字和数量间关系的理解,同时提高对几何图形的形状、颜色的辨别能力。

  活动目标:

  1、复习8以内的数字,正确感知数字和实物之间的关系,尝试按数字大小进行排序。

  2、通过观察、比较,发现图形的不同特征,尝试按一种特征进行分类。

  3、在活动中感受到乐趣,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和幼儿人数相等的纯净水瓶子和贴有各种几何图形的瓶帽子;

  2、和瓶盖相对应的几何图形点:

  3、玻璃球;

  4、红、黄、蓝三条线。

  活动过程:

  一、出示“瓶宝宝”,导入活动。

  师:瓶宝宝可爱吗?你们想不想要?

  二、看看“瓶帽子”,感知不同图形的基本特征。

  1、观察比较瓶帽子上不同新状、颜色的图形。

  师:看看你的瓶宝宝,它的帽子是什么样的?

  和你旁边的小朋友比一比,有什么不一样?

  2、看看找找和瓶帽子一样的形状点。

  师:请你们以最快的速度找到和你的瓶宝宝帽子一样的点,站在上面。

  三、玩玩“瓶宝宝”,探索各种不同的玩法。

  1、幼儿自由探索瓶宝宝的玩法。

  2、集体用瓶宝宝来玩“拍一拍”的游戏。

  师:我们一起来听音乐和瓶宝宝拍拍手。

  四、帮帮“瓶宝宝”,为它找“舞伴”。

  1、说说每个数字对应的玻璃球数量。

  师:数字找几个玻璃球?数字2呢?…数字8呢?

  2、集体为老师的“瓶宝宝”找玻璃球。

  师:大家先为老师的瓶宝宝找玻璃球吧。

  3、幼儿独立找玻璃球,并互相检查。

  师:小朋友自己到后面去找找玻璃球吧,找好后请你旁边的好朋友帮忙检查一下。

  五、带着“瓶宝宝”,排队开舞会。

  1、幼儿按瓶宝宝帽子的颜色分别站到相应颜色的线上。

  师:红帽子应该站在什么颜色的线上?

  2、按瓶帽子上数字的大小调整队伍。

  师:数字1排第几个?…8呢?

  3、听音乐,带“瓶宝宝”跳舞,并结束活动。

  师:现在我们队伍也排好了,位置也调整对了,就可以跳舞啦!

  教学反思:

  《和瓶宝宝一起玩》是一个用来复习幼儿以前所学知识的游戏活动。通过请幼儿帮助“瓶宝宝”找帽子――找舞伴――找队伍三个过程来分别达到制定的教学目标。活动结束,感悟如下:

  1、《纲要》中提出:我们应给幼儿提供诱人的,可操作的材料,而且这些材料应该是儿童先前经验过的。因此,在本次活动中我使用了生活中随处可见极其普通的矿泉水瓶子,在给它贴上眼睛、鼻子、嘴巴进行装饰后,就变成了一个可爱的“瓶宝宝”。果然,活动中很快就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并激发了他们参与活动的兴趣。同时,我还在瓶盖子上贴上颜色不同、形状不同、数字也不同的几何图形来把它当成“瓶宝宝”的帽子,这样就将本次活动中所涉及的内容全部都蕴涵到了一个小小的瓶盖上,幼儿操作非常方便,避免了以往数学活动中教具多、学具多的苦恼。

  2、在这次的数学活动中,我除了在材料的提供上紧紧地抓住了《纲要》中的要求外,在过程的设计上也是密切地围绕着《纲要》中提出的“应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运用数学、理解数学、学习数学”这一指导思想,为幼儿设计了很多“任务”,使他们在帮助“瓶宝宝”的过程中运用并复习了以往所学的知识,如正确理解数字1-8所表示的数量,按物体的两种特征进行分类等等。在整个的过程中,我努力通过自己的语气、神态以及交流方式来和幼儿共同创设一个宽松、自由、民主的活动氛围,使幼儿轻松地学,快乐地做。令人高兴的是,活动中幼儿的表现也非常地出色,几乎所有的孩子都成功地完成了每个“任务”,这样也增强了他们学习数学的信心,体验了成功的喜悦,感受了帮助别人的快乐。

  3、当然,活动中也有我感到不足的地方。像活动的结束部分,请幼儿按数字大小调整队伍这个环节。记得试教时,我是请幼儿自己根据数字来调整队伍的,有一部分孩子没能很快地完成“任务”,场面显得有点混乱。当时我就想:一定要把这个环节改掉,要不然这么乱的场面,听课老师看了会怎么想!于是,为了我个人的“面子”,在第二天上课时就变成了我喊一个数字,拿这个数字的小朋友就排到前面来。果然,队伍排的有条不紊了,可孩子们也失去尝试的机会了。现在想来,很是后悔,为什么就不能允许孩子出错呢?发现错误然后纠正、学习不也是孩子的一种学习方式吗?曾记得有人说过:犯错是孩子的权利。而现在仅仅因为我一时的虚荣心就剥夺了孩子的这种权利,我为我自己感到羞愧。我想:今后都让我们抛弃那些无谓的顾虑吧,真正地从孩子的角度出发,一心一意地为孩子上他们自己的课!

一起玩数学教案2

  设计意图

  在进行“动物王国”主题活动中,我们发现幼儿由于前期经验的缺失。常常会错误地认为“大的物体重,小的物体轻”。为帮助幼儿形成正确的经验,我以跷跷板为切入点。设计了集体教学活动,并与区域活动有机融合,引导幼儿通过操作记录来分析比较、推理判断物体问的轻重关系。尝试在游戏情境中,引领幼儿积极地探索,快乐地学习。自主地成长。

  活动目标

  1.在游戏情境中尝试操作并用计数形式来比较物体的.轻重。

  2.运用记录表分析推理和判断物体间的轻重关系。

  3.培养合作意识、分析观察能力,体验参与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知识经验准备:幼儿事先玩过跷跷板游戏。

  物质材料准备:亲子制作“简易天*跷跷板”,师幼共同收集各种材质的小动物玩具和小动物玩具的图片。

  教师示范用材料:三个小动物(跳跳虎、小老虎和小狗)、示范用记录表一张(附后)、跷跷板示范图(同幼儿操作卡,附后)、简易天*一架、展示板。

  幼儿操作用材料:每3人一组,每组一架亲子制作的简易天*和一张记录表,每组一个篓子(里面有三个动物玩具,每组都不一样),自选跷跷板操作卡人手一张(图片可插入相应地方,方便幼儿改错),幼儿绘画的小动物图片若干,硬币、记号笔、篓子等。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趣引题

  1.教师出示天*跷跷板:最近,我们班的小朋友迷上了玩天*跷跷板。这么有趣的玩具,不但吸引了我们小朋友,也吸引了许多小动物。看,谁来了?(跳跳虎来了)

  2.教师引导语:跳跳虎可喜欢玩天*跷跷板了,它一下子就跳到了跷跷板的一头。咦,现在跷跷板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会这样?

  二、操作探索:怎样让跷跷板两边一样*

  1.交流讨论。教师引导语: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天*跷跷板的两边一样*吗?(可以在跷跷板的另一头也放上东西)

  教师:跳跳虎找来了许多硬币,那要在跷跷板的另一头放多少个硬币两边才会一样*呢?

  2.教师请一幼儿在跷跷板的另一头慢慢放上硬币,直到跷跷板变*衡为止。(提示:硬币要一个一个轻拿轻放)

  3.点数硬币个数。教师引导语:现在跷跷板的两头一样*了吗?刚才这位小朋友在跷跷板的另一头放了几个硬币呢?让我们一起来数一数。

  4.教师示范记录(小狗和小老虎后面的格子里先空着):在跳跳虎后面相应的格子里写上数字“9”。

  教师小结:原来跳跳虎和9个硬币一样重。

  三、小组合作,在操作中巩固10以内的计数

  1.分小组合作探索。①教师引导语:许多小动物都想来玩一玩让天*跷跷板两边*衡的游戏。在你面前来了哪些小动物,你认识它们吗?如果把你面前的某一个小动物放进天*跷跷板的一头,那另一头需要放进去几个硬币才能使跷跷板两边一样*呢?小朋友想不想试一试?②教师提出具体要求:A.三个小朋友一组,商量一下,一个做记录员,记录操作结果,另两个是操作员。B.一个操作员把小动物轻轻放进去,另一位操作员轻轻地一个一个增加硬币,直到天*两边一样*。C.当天*跷跷板*衡的时候,三位小朋友一起数一数有几个硬币,记录员把硬币的个数记录到小动物后面的格子里。

  2.幼儿分小组探索并记录,教师重点指导幼儿数清楚硬币的个数,并把数字填写到小动物后面相应的格子里。

  四、分析记录表,比较三个动物的轻重

  1.观察分析记录表。教师出示示范记录表:刚才大家在操作的时候,老师也做了一张记录表,请你们看一看老师记录的是哪三个小动物?表格上的三个小动物谁最重,谁最轻呢?为什么你这样认为呢?

  教师小结:原来我们只要比较记录表上硬币的个数,就可以知道三个小动物谁最重谁最轻了,这个办法真好。

  2.用两种不同的标记区分最轻和最重的动物。教师引导语:请你们也仔细看一看你面前的记录表,比一比,三个小动物谁最重谁最轻,请每组的记录员在最重的小动物前面的格子里画上“O”,在最轻的小动物前面的格子里打“√”。

  3.幼儿分组操作,教师指导幼儿比较记录表上数字的大小并在相应的地方做标记。

  五、运用记录表。推理判断跷跷板两头动物的轻重关系

  1.观察分析跷跷板图片。教师引导语:老师还带来了一个好玩的跷跷板呢,如果在跷跷板的两头也坐着两个小动物,请你猜猜看,哪一头的小动物比较轻,哪一头的小动物比较重?为什么?(轻的一头会翘起来,重的一头会垂下去。)

  2.推理小动物在跷跷板两头的位子。教师手指示范用记录单:这里的三个小动物,也想坐上这个跷跷板。仔细看一看记录表,想一想,你认为谁会坐在跷跷板的这一头,谁又会坐在跷跷板的另一头呢?还有小朋友有不同的想法吗?

  3.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在跷跷板图片的两头摆上相应的动物卡片,并适时追问:你们同意这位小朋友的想法吗?为什么?

  4.幼儿自选跷跷板操作卡独立操作。教师引导语:请仔细看看面前的记录表,然后帮记录表上的小动物在跷跷板两头找到合适的位置。(教师巡回指导.提示同一小组的小朋友可以互相检查一下同伴的操作卡。)

  5.集体交流讨论。教师引导语:你的跷跷板两头可能坐着哪两个小动物,请带上你的记录表和操作卡,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大家一起来看一看,你们同意他的想法吗?为什么?

  教师小结:根据这张记录表,我们就能知道可能是哪两个小动物在玩跷跷板了。

  六、拓展提升:初步感知加减法的实际运用

  1.引出问题①。教师引导语:小朋友刚才在操作的时候有没有遇到问题?遇到了什么问题?幼儿:表格上的三个小动物轻重都不一样,它们怎样玩让跷跷板*衡的游戏呢?

  2.讨论交流。教师手指示范用记录表:如果让这张记录表上的小狗和小老虎分别坐在跷跷板的两头,跷跷板会变得怎么样?为什么?

  教师:要让它们坐上去跷跷板还要保持*衡。怎么办呢?

  教师适时追问:如果我们在小老虎这一头加硬币,请你仔细看看记录表,猜猜看,你认为需要在小老虎这一头加上几个硬币跷跷板就会变*衡?你为什么这样认为?

  幼儿:加一个硬币就可以了,因为5减4等于1,它们俩相差一个硬币的重量。

  3.教师用天*跷跷板验证幼儿的想法并记录。

  教师小结:从记录表上我们发现它们只相差一个硬币的重量,所以在小老虎这边加上一个硬币两边就*衡了,真有趣。

  4.引出问题②。教师引导语:刚才我们用加硬币的方法让天*跷跷板保持*衡,如果不加硬币可以让跷跷板两边保持*衡吗?

  教师将跳跳虎放进天*跷跷板的一头:小朋友想一想,另一头如果不放硬币,怎样让跷跷板保持*衡呢?为什么呢?

  幼儿:另一头同时放上小老虎和小狗,因为5加4等于9,正好和跳跳虎一样重,天*跷跷板两边就会一样*了。

  5.幼儿再次用天*跷跷板验证猜测并记录。

  延伸活动

  教师引导语:在你的记录表里也有三个小动物,如果也让它们玩一玩让跷跷板变*衡的游戏,你会怎么做呢?我们在区角游戏的时候再来试一试好吗?

  附:教师示范用记录表

  比一比谁轻谁重

  动物名称

  硬币个数

一起玩数学教案3

  设计意图:

  在我们班“有趣的滚动”区域游戏里,放着各种各样的瓶子,常常看到小朋友们拿着瓶子在受礼拍着、摇着,在地上滚着、踢着,还有的自发地根据瓶子的颜色拍起了队等等,似乎总也玩不够,对瓶子表现出了极大的 热情和兴趣。看到孩子们这些表现,我不禁想:是否能够把小朋友们喜爱的瓶子和相对比较枯燥的数学知识结合在一起呢?*时我们在进行数学练习时大多是机械地完成数学画册上的作业,幼儿缺少实际动手操作和亲身体验感受的过程。因此,我希望通过这个活动,让孩子们在和“瓶宝宝”玩玩、乐乐的过程中,加深对数字和数量间关系的理解,同时提高对几何图形的形状、颜色的辨别能力。

  活动目标:

  1、复习8以内的数字,正确感知数字和实物之间的关系,尝试按数字大小进行排序。

  2、通过观察、比较,发现图形的不同特征,尝试按一种特征进行分类。

  3、在活动中感受到乐趣,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和幼儿人数相等的纯净水瓶子和贴有各种几何图形的瓶帽子;

  2、和瓶盖相对应的几何图形点:

  3、玻璃球;

  4、红、黄、蓝三条线。

  活动过程:

  一、出示“瓶宝宝”,导入活动。

  师:瓶宝宝可爱吗?你们想不想要?

  二、看看“瓶帽子”,感知不同图形的基本特征。

  1、观察比较瓶帽子上不同新状、颜色的图形。

  师:看看你的瓶宝宝,它的帽子是什么样的?

  和你旁边的小朋友比一比,有什么不一样?

  2、看看找找和瓶帽子一样的形状点。

  师:请你们以最快的速度找到和你的瓶宝宝帽子一样的点,站在上面。

  三、玩玩“瓶宝宝”,探索各种不同的玩法。

  1、幼儿自由探索瓶宝宝的玩法。

  2、集体用瓶宝宝来玩“拍一拍”的游戏。

  师:我们一起来听音乐和瓶宝宝拍拍手。

  四、帮帮“瓶宝宝”,为它找“舞伴”。

  1、说说每个数字对应的玻璃球数量。

  师:数字找几个玻璃球?数字2呢?…数字8呢?

  2、集体为老师的“瓶宝宝”找玻璃球。

  师:大家先为老师的瓶宝宝找玻璃球吧。

  3、幼儿独立找玻璃球,并互相检查。

  师:小朋友自己到后面去找找玻璃球吧,找好后请你旁边的好朋友帮忙检查一下。

  五、带着“瓶宝宝”,排队开舞会。

  1、幼儿按瓶宝宝帽子的颜色分别站到相应颜色的线上。

  师:红帽子应该站在什么颜色的线上?

  2、按瓶帽子上数字的大小调整队伍。

  师:数字1排第几个?…8呢?

  3、听音乐,带“瓶宝宝”跳舞,并结束活动。

  师:现在我们队伍也排好了,位置也调整对了,就可以跳舞啦!

  教学反思:

  《和瓶宝宝一起玩》是一个用来复习幼儿以前所学知识的游戏活动。通过请幼儿帮助“瓶宝宝”找帽子――找舞伴――找队伍三个过程来分别达到制定的教学目标。活动结束,感悟如下:

  1、《纲要》中提出:我们应给幼儿提供诱人的,可操作的材料,而且这些材料应该是儿童先前经验过的。因此,在本次活动中我使用了生活中随处可见极其普通的矿泉水瓶子,在给它贴上眼睛、鼻子、嘴巴进行装饰后,就变成了一个可爱的“瓶宝宝”。果然,活动中很快就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并激发了他们参与活动的兴趣。同时,我还在瓶盖子上贴上颜色不同、形状不同、数字也不同的几何图形来把它当成“瓶宝宝”的帽子,这样就将本次活动中所涉及的内容全部都蕴涵到了一个小小的瓶盖上,幼儿操作非常方便,避免了以往数学活动中教具多、学具多的苦恼。

  2、在这次的数学活动中,我除了在材料的提供上紧紧地抓住了《纲要》中的要求外,在过程的设计上也是密切地围绕着《纲要》中提出的"“应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运用数学、理解数学、学习数学”这一指导思想,为幼儿设计了很多“任务”,使他们在帮助“瓶宝宝”的过程中运用并复习了以往所学的知识,如正确理解数字1-8所表示的数量,按物体的两种特征进行分类等等。在整个的过程中,我努力通过自己的语气、神态以及交流方式来和幼儿共同创设一个宽松、自由、民主的活动氛围,使幼儿轻松地学,快乐地做。令人高兴的是,活动中幼儿的表现也非常地出色,几乎所有的孩子都成功地完成了每个“任务”,这样也增强了他们学习数学的信心,体验了成功的喜悦,感受了帮助别人的快乐。

  3、当然,活动中也有我感到不足的地方。像活动的结束部分,请幼儿按数字大小调整队伍这个环节。记得试教时,我是请幼儿自己根据数字来调整队伍的,有一部分孩子没能很快地完成“任务”,场面显得有点混乱。当时我就想:一定要把这个环节改掉,要不然这么乱的场面,听课老师看了会怎么想!于是,为了我个人的“面子”,在第二天上课时就变成了我喊一个数字,拿这个数字的小朋友就排到前面来。果然,队伍排的有条不紊了,可孩子们也失去尝试的机会了。现在想来,很是后悔,为什么就不能允许孩子出错呢?发现错误然后纠正、学习不也是孩子的一种学习方式吗?曾记得有人说过:犯错是孩子的权利。而现在仅仅因为我一时的虚荣心就剥夺了孩子的这种权利,我为我自己感到羞愧。我想:今后都让我们抛弃那些无谓的顾虑吧,真正地从孩子的角度出发,一心一意地为孩子上他们自己的课!


《一寸虫》数学教案3篇(扩展7)

——珍惜每一寸光阴作文

珍惜每一寸光阴作文1

  我曾经学过一句名言:“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确实,我们应该珍惜我们人生中度过的每一寸光阴。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讲述了美国盲聋哑女作家、教育家海伦凯勒没有光明的一生,这本书就是她所作。我十分敬佩海伦凯勒,她虽然身处逆境,但她从来没有丧失过信心,她抱着能拥有三天光明的梦想,跟着她的导师安妮沙利文学习语言。她说不出;听不着;也看不见,她只能凭着她手的感觉,来学习字母、单词。这是何等困难的一件事——学习,但她不得不坚持,为了她自己的前途,她必须这么做。就这样,她终于考入了美国拉德克利夫学院,并且毕业了,而且,她通过自己和安妮沙利文老师的努力,学会了说话,学会了与人沟通。

  我想,人生最大的幸福,应该就是拥有光明。有了光明,你能看见一切事物,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不会有任何障碍。

  我读了这本书之后,想到了自己:我跟她真是鲜明的对比,我是一个做什么事都只有三分钟热度的.人,而她则有持之以恒的品质,相比之下,我真是羞愧。

  记得有一次我收到了老师给我的报纸,那上面有我的作文,我很是开心,决定要写书。我这个人,胸怀远大,但是总达不到自己的目标。不出自己所料,我果然放弃了,唉,真是令人失望!

  看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之后,我深受启发,我明白了:人生是短暂的,但只要你回去珍惜它,珍惜每一寸光阴,你的人生就会很充实!

推荐访问:一寸 数学教案 《一寸虫》数学教案3篇 《一寸虫》数学教案1 《一寸虫》数学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