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制推动社会发展促进文化传承11篇

科举制推动社会发展促进文化传承11篇科举制推动社会发展促进文化传承  科举制培育与维系了传统文化  科举是中国古代读书人的所参加的人才选拔考试。它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科举制对中国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科举制推动社会发展促进文化传承11篇,供大家参考。

科举制推动社会发展促进文化传承11篇

篇一:科举制推动社会发展促进文化传承

  科举制培育与维系了传统文化

  科举是中国古代读书人的所参加的人才选拔考试。它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科举制对中国各种文化影响极为深远,相当于中国文化极为重要的标志之一。

  第一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

  隋唐时期,服务于大一统集权政治需要的儒家学说重新受到重视,科举制度逐渐完备起来。在唐代,考试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两类。进士科与明经科是唐代科举考试的两个主要科目,明经科则重经义,帖经与墨义,只要熟读经传和注释就可中试,而进士科重诗赋,诗赋则需要具有文学才能,进士科得第很难,所以当时流传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宋朝时中国科举制的改革时期,宋朝科举考试制度在基本上沿袭了唐制的基础上,有了新的变化与发展,主要体现在对儒家文化的高度重视上,在科举项目中加重了儒家经籍的考试内容。明朝时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鼎盛时期,明代统治者对科举高度重视,科举方法之严密也超过了以往历代,无论朝代如何更替,儒家思想依然是科举考试的主导思想,儒家经典成为应试士人的必读书目,儒家思想因科举制重新控制着知识阶层的大脑,并以强大的文化优势引领着中国古代社会的风尚,形成一种民族凝聚力,在中央集权的领导下,在科举考试选官制度下,在儒家思想的统治下,保证了中国传统社会与传统文化的持续发展。

  第二出现一大批文人学士,促进学校的产生

  在科举制度下,考试是最基本途径,考试的内容为儒家经典与诗词歌赋,只有寒窗苦读才有走进大殿的机会,在科举制繁荣发展的唐宋时期,中唐的柳宗元、白居易、刘禹锡、韩愈、刘晏等大批才学之士涌入仕途,宋代则出现了欧阳修、王安石、范仲淹、苏轼、司马光、黄庭坚、程颐、沈括等第一流的文化科技人才。“学而优则仕”的古训在唐宋之后的科举选官制度中得到真正体现再加上中国古代历来重视教育,重视历史文化知识与语言文学的艺术性,因而也就造成了中国人重视教育、勤奋读书的传统品质。科举制还极大促进了文化教育的发展,为了适应科举的需要,中央官学、地方官学、各地书院及各种乡村私塾不断发展。明清时期“科举必由学校”各类学校就更加发达了。科举极大调动了广大学子的学习积极性对形成中华民族刻苦学习的优秀传统发挥了重要作用,加上学校教育的迅速发展,对各类书籍需求也增大,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印刷术造纸术的发展。

  科举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制约和局限

  第一、“一项好的制度若能长久永远好下去,便将使政治窒息。”随着科举制度的发展,特别是在封建社会下,科举制度也会产生一些消极的影响,特别是到到明清时期,科举制已经成为文化发展的桎梏,蜕变为扼杀人才的工具。科举制耗费大量知识分

  子的精力,读书做官成为知识阶层的最终目标,可是只有小部分人得以金榜题名,大部人直到暮年依旧名落孙山,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民间艺术家的产生,造成传统文化的畸形发展。明代将八股文作为标准的考试文体,而且必须发扬孔孟和朱熹思想,不可任意抒发自己的感想,压抑了那些本来不擅长科举科目的人的思想,也使一些知识分子,无法在学术上思想上进行创新,完全扼杀了想象力和创造性。从而导致了思想上的落后,使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停滞不前。甚至产生像孔乙己那样的科举牺牲者。

  第二科举制只是巩固王权统治的政治手段

  在极端专制的明清时代来自科举的官僚,是为皇帝服务的,依附于皇权,科举制不仅在官员素质上为集权政治提供保障,同时它也是重要的思想控制工具。科举制度是维系大帝国统治的工具,历代帝王都注重对知识阶层的思想控制,儒家思想适合统治阶级的发展需要,所以也成为科举制统一知识分子思想的标准,进而限制人们的行为,禁锢人们的思想。在科举制的影响下,人们读书的目的不是为了求知求真,而是为了获取功名利禄。这种具有强烈功利色彩的读书观、学习观,造成人们对读书学习的异

  常态度。“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等便是这种畸形读书观、学习观的真实写照,这种思想长期阴魂不散,支配着一些人的头脑。统治者利用这一点给知识分子充分洗脑,只为自己王权服务,科举制弊端越来越突出,最终废止。

  虽然对科举制的评价有利有弊,但科举制在延绵1300多年间,对社会发展起到了许多积极影响,为削弱权力阶层对权力的绝对世袭和垄断发挥了积极作用,为普通平民提供了机会,对古今中外政治体制的设计和实施都有借鉴价值。

  懂得,真好!

篇二:科举制推动社会发展促进文化传承

  2011-2012年第一学期《中国文化史》科目考查卷科举制产生的原因和对中国文化的影响第一,科举制产生的原因。1、全国性的统一局面为其产生和发展提供了一个可能的政治环境。自东汉以来,中国曾

  长期处于军阀混战、豪强割据的分裂状态之中。这一状态的主要特征就是战争频繁,权力不断转移,王朝不断更替,社会经济凋弊,人人朝不虑夕,加之人口不断迁徙流亡,因此,这一混乱的历史时期无论从分裂的地理环境、政治环境,还是从衰败的经济条件以及人人自危的社会心理来看,都不可能为象科举制度这样广揽人才的制度创造机会和条件。而隋以后的各个封建王朝之间虽然也有王朝间的更替,也有较大的动乱,但每一王朝都有较长的较稳定的统治时期,这为科举制度的确立提供了必要的政治环境,因而才使得科举选官自隋之后成为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

  2、中国封建社会地主阶级结构的变化为其产生及确立奠定了必要的阶级基础,均田制在隋唐得以推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长期混乱和动荡从经济上和政治上都大大地削弱了世族大地主的实力,中小地主的地位逐渐上升,开始与世族大地主在政治上并驾齐驱,并逐渐占据了优势。这一优势表现在选官制度上,就是以推荐为主的选举官吏制度逐渐被以考试获取官职的科举选官制度所代替。因为后者与前者相比,更多强调的是一个人的能力,而不是其出身、门第。

  3,中国封建社会各项制度的发展完善使得科举制度应运而生。自春秋以来,中国封建社会逐步摆脱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的种种影响,至隋唐时期进入成熟时期。其标志是:统治阶级的队伍日渐扩大;政治机构不断扩充,分工越来越细;赋税制度逐渐整齐划一;各项必要的政治制度相继建立,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封建统治体系。科举选官制度正是在这样一个时期,为满足封建统治对各种官吏的需要,为适应中小地主阶级政治地位不断上升的趋势而逐步确立起来的。

  4、物质上的原因的条件。书写,印刷等物质条件大有进步,有利于考试的实施;道路交通的的完善使得许多的举人能够及时的赶赴考场。

  5、隋唐时期的经学大统一为应考士人提供了必备的教科书,规定了法定的经义文本。比如说规定考试的范围,举个例子说明,明清时期规定的考试范围就是八股文。

  第二,科举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科举制度作为一项特定的制度范型,在其长期的历史运行中,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本文将从以下几点进行客观论述:(一)、科举制度对经典文化传播与传承的影响“经典化”意味着某些文学形式和作品,被一种文化的主流圈子接受而合法化,并且其引人瞩目的作品,被此共同体保存为历史传统的一部分。儒学在自汉代以后到“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前的两千余年间,之所以能够一直作为文化主流,独占鳌头,其原因就在于儒学的“经典化”过程。而儒学的经典化,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科举制度的支持。1、儒学历来是科举考试的主要内容。唐代将儒家九部“正经”按篇幅份量分为大、中、小三类,作为不同级别考试的内容;宋元明清各代虽然在考试形式上各有改变,但都承袭了以儒家经典为主要考试内容的传统。2、儒家经学随着科举制度而不断演变发展。唐代为了统一全国的经学注疏,唐太宗命孔颖达等编撰科举考试的规范读本《五经正义》。宋代,随着以儒家思想为指导的策论地位上升,逐渐提倡发挥经典中的精神义理,从而形成了新儒学—宋代理学。王安石推行变法,科举基本上统一成进士一科,进士科的考试内容主要是其自撰《三经新义》,并废除以前各家传注,作为士子唯一“经术”及科举取士的教科书。朱熹的《四书集注》与南宋四书学是宋廷将儒家思想通过科举和教育社会化在民族成员心灵中内化的新成果。

  3、科举制度造就了庞大的自觉承担传承与传播儒家经典任务的士人群体。广大的儒生阶层通过讲学、办私塾等各种方式,使得儒家经学下移至平民百姓,“四书”“五经”成为家传户诵之学。例如,晚明的泰州学派,运用如“诗歌”、“口诀”、“救心”、“七日闭关”等贴近百姓习惯的方式手段来宣传儒学,将儒学由“士学”真正变成了“民学”。

  (二)、科举制度对古代文学的影响1300年间,不仅多数文学家是科第出身,而且科举影响到中国文学的方方面面。科举制度促进了唐诗的繁荣。唐代科举的考试科目以贴经、策论、诗赋为主,进士科尤以诗赋为主要考试科目,而政治人才的选拔则倚赖进士科。作诗既然成了士人的进身之阶,就必然促使他们将心血浇灌于诗的创作,推重诗歌的社会风气也随之形成。科举制度促进了古文复兴。1044年科举改革,以用古体散文写成的策论确定取舍,对当时文风产生极大影响,奠定了古文复兴运动的基础。随后以欧阳修为首的一批优秀作家主张文贵以平实优美而非绮丽华艳,纷纷以个人的创作实绩纠正文风,使得古文远动取得最终胜利。科举制度促进了元曲的兴盛。中国戏剧的成熟晚于西方,其原因之一就在于中国特殊的社会形态使知识分子阶层和人民大众之间产生较大距离。而元朝统治期间,科举制度是科举史上最低落的一代,与科举制度密切相关的知识分子的命运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没落的一代。大批儒生求仕无门,农工商又皆非所长,于是走上文艺道路,将不肯埋没的知识水平和创作才能献给社会大众,极大地推动了元杂剧的兴盛。科举制度促进了明清小说的发展。首先,科举制度壮大了小说的作者群。由于清初的科举仕途明显窄于明朝,许多仕途蹭蹬,处境困厄的中下层文人便寻求新的排遣之道,创作小说便是其中一种。其次,科举制度丰富了小说的题材内容。其一是才子佳人模式的盛行——才子一般就是有文章才学能高中科名的士子,而才子与佳人能否最终团圆却决定于才子的科举考试成功与否。这种题材的盛行一方面表达了封建社会读书人的普遍生活期望,另一方面又使落第士子获取一种精神上的慰藉。其二是以批判科举制度腐朽没落为题材的讽刺小说。明清时期,绝大多数文学巨匠将其前半生的心血倾洒在钻营入仕之道上,目睹着登科者飞黄腾达,落第者穷困潦倒,巨大的反差驱使他们通过艺术形象抒发个人壮志难酬的愤懑。《儒林外史》与《聊斋志异》等作品都是以批判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为中心,勾勒出封建末世官场的糜烂景象。(三)科举成为确定一部分人的社会等级和政治经济特权的依据。一朝高中,母鸡也会变成凤凰,这也成为中国古代社会一个重要的特色,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化的一种特色。科举成为了文人雅士施展抱负的一种途径,成为确定读书人社会等级的一个依据。一旦高中,就是官老爷,就可以上升为统治阶级的一员,社会等级得到了大大的提高,经济特权也和一般的老百姓有本质上的区别,所以科举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影响,使得整个社会都围绕着它转。读书人地位也要高于一般人。(四)、科举制度本身就是一项文化遗产在任何一个社会中,社会晋升机制都是其社会结构的核心。因此可以说,公元587-1905年间,中国的社会结构,中国的文明,都是建立在科举制之上的。由于科举选士是传统社会的重心所在,它必然在传统文化的演进中发挥枢纽作用,因此科举考试的发生、发展与衰亡史,就是传统文化传承与变革的历史。篇二:科举制度对我国制度文化的影响科举制度对我国制度文化的影响?郭易卉(西安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陕西西安710128)

  【摘要】本文从科举制度对中国社会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教育制度的不同影响,分析了科举制度对中国制度文化的影响:科举制度的弊端即其奴化和禁锢知识分子,抑制学术文化创新,阻碍自然科学进步等;它的进步性在于科举制度“考试选拔人才”的文化机制已成为现代教育的基本准则,不论贫贱富贵都有一个向上的机会,有利于维持社会的稳定;它扩大了教育范围,使得教育变成了一种适合普通大众的“大众教育”。从探讨中吸取这种制度中有益的智慧,古为今用,运用于当今社会之中。

  【关键词】科举制度;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教育制度;影响引言我国的科举制度在不断的完善中为我国古代的人才选拔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纵观中国历史比较完备成型的各种正规制度,可以发现,科举制度是体系最完备、持续时间最长、范形最稳定的制度,它具有强大的社会功能、广泛的影响力,对中国的制度文化影响深远。本文试图从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及教育制度的角度,理性地考察科举制度对中国社会制度影响。一、科举制度对我国传统政治制度的巩固与加强科举制度不仅满足了我国封建社会不断强化的中央集权的需要,而且是君主专制的坚实基础。因此,它与封建统治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并对我国的政治制度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纵观我国历史,可以发现中国传统政治制度有三大基本特征:一是君主专制主义;二是中央集权制;三是官僚政治。【1】某种程度上,科举制度有力地促进了中国传统政治制度的发展,是上述三大特征形成的主要原因。一种选拔官吏的制度能否长期存在下去,最重要的是其能否满足统治者的政治需要;而能否满足统治者的需要,又是得到统治者重视的前提。首先,科举虽采用了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人才,但实际则逐渐成为强化中央集权统治的有力工具,科举考试的标准由中央确定,人才的采用与否完全由中央决定。隋唐时期,科举制度正式创立,打破了魏晋以来世家世代垄断全国政权的门阀贵族控制局面.科举制虽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是按自下而上的先后顺序进行,不论出身,公平竞争上位权。但事实上,可以说,这些自下而上的程序都只是奉命行事而已,科举制实为一种自上而下的选择官员的方式。【2】在君主专制的政治之下,科举制度之所以能得到历代皇帝的青睐,久盛不衰,在于它网得天下杰出人才尽入皇帝手中。常有人对于科举制度的利弊进行不断地争论,但科举制度却能长期存在,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科举制度成为统治者广纳贤才为中央王朝效命尽忠的有效手段。这样,从中央集权到君主集权,封建官僚政治日益成熟。就官僚政治而言,科举制度通过“学而优则仕”,使文化知识阶层与官僚阶层相结合,维护了封建统治。因此,科举制成为了中国官僚社会的制度基础,同时又成为中国整个官僚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可见,科举制度对我国的政治制度具有极强的巩固和加强作用。其次,由于科举制度的废除是中国历史上政治改革的一个重大决策,因此导致了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官员选拔录用标准的混乱与失序。直至南京临时政府建立后,孙中山先生下达了系列文官考试的批令和咨文,干部选任制度的真空才得到填充。由此可见,科举制度对我国传统政治制度影响之大。二、科举制度抑制了我国封建经济制度的发展古代社会以科举制度来选拔人才,也就等于将“学而优则仕”的儒家观念作为价值取向。而这恰恰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抑制了我国封建社会经济制度的发展。首先,科举制度壮大了官僚阶层,不利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产生。科举制度背后是儒家观念的统治,在儒家观念里,商人的逐利被斥为道德低下。中国古代以“学而优则仕”作为价值取向,在“士、农、工、商”中,“商”的地位一目了然,被官吏和文人所轻视。很明显,“商”是中国传统社会的弱势群体之一。有些人以钱捐官,有些人重新捧起书本,苦读圣贤之书,以求踏入仕途,改换“门厅”。通过科举制,地主、商人等有可能经过十年寒窗苦读,

  再通过科举考试,最终变成了官僚。在资本主义模式中,经济制度具有这样的结构:土地资本—高利贷资本—商业资本,而在我国古代封建商业模式中,政治中的官僚参与进来,形成了这样的结构:地主——高利贷者——商人——官僚。由此看来,中国封建地主经济制度在科举制度的促进作用下维持下来,这极大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产生。【3】

  其次,科举制度重视人文的“文官考试”,不利于经济人才的产生。中国古代以小农经济为主,是较为原始的、自然的经济形态。这种形态极大阻碍了经济行为规范的形成。朝廷在对小农经济的管理方面,主要是对其赋税的征收及其使用,因此基本不会考虑选拔经济管理人才的问题。唐代中期一直到北宋年间,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手工业、商业呈增长趋势,但科举制度出身的官僚集团不能对市场

  日益复杂、扩大的商品经济进行很好的管理,导致唐宋以来,国家权力对新兴经济部门管理能力的较弱,错过了经济制度化发展的良机.

  【4】三、科举制度对我国古今学校教育制度影响至深科举制度与教育制度联系紧密。在科举制度影响下,“学而优则仕”的观念贯穿整个社会,古代社会办学的目的是“储才以应科目”,因此,科举考试便成为教育强有力的推动者,它左右了教育的内容、方法、目的,起着对教育的指导和控制作用。虽然查阅资料显示,从科举制度发展的历史全程考察,科举制度与教育制度的关系较为复杂,但如果从“储才以应科目”的角度分析,科举制度对我国古今学校教育制度的影响十分明显。1、科举制度对我国古代教育制度的影响科举制度从隋唐开始,对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其与教育也产生了非常密切的联系,与科举制的发展同步。由于受科举制度的制约,唐代的教学管理制度也不断完善。首先,科举考试的内容和方法直接影响着教学的内容与方法。其次,教学评价制度也直接与科举制度挂钩。如按照唐代国子监的规定,生徒学习若不能科举及第便是无成,只有及第登科才算学习成功,而对教师的考核标准也是看其培养学生的科举及第率。【5】世界资本主义列强用坚船利炮敲开了闭关自守的中国大门之后,新式学堂开始在中国建立。正是由于科举制度对教育深刻影响的存在,形成了当时晚清政府发展新式学堂的强大阻力。晚清政府从不得已而实施教育改革,直到最后完全废除了科举制。直至今天,人们有时仍把有些功利的应试教育归咎于科举制度,围绕高考制度改革的种种论争矛头也指向了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因此,有必要来探究一下科举制度对中国现代高等教育的影响。2、科举制对我国现代高等教育的影响科举制度在其产生、发展的过程中,树立了一系列的文化理念来为封建社会的主流儒家文化服务。如建立了“用考试来选拔人才”的机制,给全国人民一种平等的观念,维护了社会的稳定;还建立了“以‘四书五经’作为出题来源,并以‘八股’形式作文”的机制,以“愚民”的形式来维护封建统治,等等。科举制度对现代教育制度和文化理念的积极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首先,科举制度“考试选拔人才”的文化机制已成为现代教育的基本准则。这样的机制不但可以选拔人才,还可以给公民一种“平等”的观念和感受,让他们不论贫贱富贵都有一个向上的机会,有利于维持社会的稳定。其次,现代教育制度的建立借鉴了科举制度的相关理念和规定。科举制度设立以前,中国古代社会没有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机构来管理教育,教育的水平和范围都受到了局限,教育在当时只是一种贵族的奢侈品。然而,在科举制度建立以后,教育的水平和范围都得到了提升和扩大,使得教育变成了一种适合普通大众的“大众教育”。公民的素质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与该国的高等教育发展水平,中国的“大众教育”很大程度上都来源与科举制度的产生。同时,科举制度对现代教育制度和文化理念有着消极影响:

  首先,科举制度大大宣扬了“学而优则仕”,“惟有读书高”的儒家思想,直到今天还或多或少地影响着中国社会。在科举制度下,参加科举考试是广大知识分子改变命运、升官加爵的唯一途径。因此人人都为了科举而毕生拼搏,读书是毕生至高无上的事情,做官是每个人最终的梦想。在今天的社会里,我们依然可以体会到这种思想的作祟。没有一个家庭不重视子女的教育,没有一个家长不望子成龙。有很多家长为了子女的教育不惜投入血本,自己节衣缩食只为了让子女接受更好地教育。每年的高考之时,我们便可以看到中国父母在传统的文化熏陶下,想让子女通过高考而飞黄腾达的观念。这样的现象一方面说明中华民族是一个尊重知识、热爱知识的民族,我们的教育在不断普及,民族素质在不断提高;另一方面,我们也会发现,科举制度下形成的“读书、考试、做官”的固定模式在暗暗作崇,根深蒂固。不少人持有这样的观念:有更高的文凭可以在更好的单位谋得一份更好的差事。可以说,科举制度中“读书为做官”的传统思想不断影响这着现代的教育制度和观念。

  综上所述,科举制度作为一种延续了千年的选拔人才制度,对我国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教育制度都有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其中既有积极因素又有消极因素。总体来讲,科举制度加强了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中央集权,使得教育趋于大众化,为众多寒门学子提供了晋升的可能,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但却阻碍了经济制度的发展,抑制了经济人才的产生。科举制度从隋唐时代一直延续至清朝光绪年间,必然有其存在的合理性。我们应滤其陈腐僵化的东西,肯定合理积极的因素,将科举制度中有益的智慧运用于当今的社会制度之中。

  【参考文献】[1]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上卷)[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32-42.[2]高桂娟.科举制度的文化意义探讨[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0):262-266.[3]王亚南.中国地主经济封建制度论纲[m].上海:华东人民出版社,1954:42.[4]刘海峰.科举考试的教育视角[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作者简介】郭易卉(1993-)女,山东莱芜市人,主要从事文化翻译实践理论研究。(责任编辑郭晨梅)更多0篇三:科举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科举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学号:10020238姓名:余开勋泱泱华夏,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如同一片浩瀚的星河,而科举制无疑是这片星河中一颗璀璨、耀眼星辰。科举制,顾名思义,就是通过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的制度。这一制度产生于隋,形成与唐,发展于宋,僵化于明清,最终于1905年被废除。在中国历史上,前后施行了1300年之久。这一制度在中国历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曾长期影响着封建社会时期文官队伍的建设,影响着中国社会的政治文化面貌,影响着知识分子对于生活道路的选择,也影响着中华文化的发展。一个多世纪前,科举制被当作糟粕被世人弃置一旁;一个多世纪后,今天的我们又该采取怎样的态度来看待这一制度呢?在这里,我仅就科举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谈谈我的一些看法。科举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科举制度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古代文学的发展做出了特殊贡献。在中国历史上,作为传统文化主体的儒家文化,对国人文化心理的形成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作为儒家文化的传承者和阐释者,知识分子在其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是儒家文化自觉的继承者和代言人。儒家文化是通过他们而得以延续、流传并发扬光大的。科举制的一大特点就是十分明确

  地把文化水准看作选择官吏的首要条件。在唐宋时期,这无疑对读书人的心理产生重要的引导作用。由于读书考试才能做官,这种诱惑也极大地扩充了读书人的队伍,客观上拓宽了社会的文明面。唐朝时,诗赋文章是科举考试的主要内容,因而,全国各地的无数考生,就必须长久地投入诗赋文章的训练,客观上对于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繁荣是有大的推动作用的。中国之所以会在唐宋时期达到文化空前繁荣的程度,是与科举制度的施行有很大关系的。科举制造就了一大批优秀的文学家和政治家,如唐代的李商隐、杜牧,宋代的苏东坡、王安石、司马光等等,没有了他们,中国古代文化势必少了最光辉灿烂的篇章。科举制把读书-考试做官三者联系,把权-位-学识结合起来,作为人才与文化的筛选器,在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创造和传播、民众文明教化等方面的作用无可替代。

  但随着时代的更迭,统治者发现,科举制作为一种文官选拔制度,所要选拔的,不是写诗赋作文章的高手,而是国家管理人才。于是考时务策论成了重点。但事实证明时务策也并不能选拔出真正的人才。再则,随着朝代的更替,国家对人才的需求标准越来越不明确,只靠着一种历史惯性消极地维持着科举,考试内容越来越僵硬。在这种情况下,八股文出现了。科举考试变成了一种僵化的依照老式正统观念的练习和死记“规范”经典,必须按照八股文形式机械刻板地进行论述,完全扼杀了想象力和创造性。知识分子为了做官,谋取功名,把一生的时间和精力都用在了以“四书”“五经”为考试内容、由规定的八股文为专门的考试形式的科举考试上,使读书人一味的死读,忽视了实际才能的培养。这样,人的个性丧失了,才智被扼杀了,人成了应付科举考试的工具。全国知识分子为了通过考试,一年又一年地钻研八股文的写作,其结果是造成了大量的废物,即所谓“百无一用是书生”。另外,经学、文学和史学是科举考试的主要内容,于是,广大知识分子用心学习的范围便不出这几个学科,而跟社会民生紧密相关的自然科学、艺术、技术知识由于远离科举而遭冷遇,艺术思维和科学思维的薄弱造成

  民族文化长期停留在经验与实用的层面上,民族文化缺乏健康发展的动力与活力。这在很大的程度上摧残了中国的文化,也是造成近代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的重要原因之一。科举考试发展到这种地步,也就不可避免地走上了它的绝路。终于到了晚清,列强的炮火轰开了中国的大门,一批批有识之士从天朝上国的美梦中惊醒了。他们在寻找中国落后的原因时,首先看到了人才的缺乏,归结为科举制度的祸害。于是,在急切的要求下,公元1905年即在科举制度进入它的第1300个年头的时候,清廷下谕,废除科举。

  科举制度终于与中国告别了,至今已经尘封整整一个世纪了。然而,轻轻拂去覆盖着它的那层厚厚的灰尘,科举制度它中国文化、于中国一千多年的兴衰起落究竟有着什么样的影响?这是值得我们每个人深思的。

篇三:科举制推动社会发展促进文化传承

  高中历史古代科举制的意义

  高中历史古代科举制的意义一、积极影响

  1.促进中华文化传承与教育发展古代科举制度是融合中华文化精髓的产物,并得以传承。第一,为了保证科举考试的效率和质量,文人墨客将学习文化知识作为重中之重,换句话说,如果读书人没有文化功底和思想觉悟,何谈治国。正是因为心中有着这样的思想观念,我国的传统文化才得以不断延续。所以说古代科举制度在某种程度上关乎着我国古代文化体系。例如:古代诗词歌赋的繁荣、明清小说的不断发展。第二,古代科举制度的快速发展使统治阶层对教育愈加重视,各类私塾、书院得到空前的发展,教育快速发展的同时带动了文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因此,古代科举制度促进着我国文化的传承和教育的发展。2.创造出杰出的文人墨客处于封建社会的普通人家,只有参加科举考试,才能出人头地、飞黄腾达。自宋代开始,逐渐放宽科举制度的要求,无论高低还是贵贱都可以参加,这样可以扩大招生范围,从而得到更多的人才。古代科举制度创造出很多治国安邦的名臣名将和有勇有谋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等。例如:唐代贺知章、王维、孟郊;宋代文天祥等。3.古代科举制度对现实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古代科举制的原则是没有范围限制、人人平等,历朝历代创造出很多防止徇私舞弊行为的规定。例如:复试、誊录、糊名、磨堪等规定,以保证考官和考生不受外界的影响。这种透明公平的考试制度,不但可以将官员的主观影响降到最低,还能将朝廷广纳闲适、任人唯才的原则很好地呈现出来,从而淡化了处在社会阶级较高的世族门第带来的影响,为每个人提供公平的机会。所以说古代科举制度与古代其他考试制度相比之下,科举考试制度显然更合理、更公正,对处在新时代的教育也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二、消极影响

  1.普遍出现官场腐败现象随着科举制度的快速发展,使大部分官场出现了严重的裙带关系,也就是常说的人情,这种裙带关系造成互相拉帮结派现象。例如:在清朝乾隆年间的贪官和珅,由于受到乾隆的信任和宠爱而大肆敛财,多次将考试题目贩卖给考生,导致社会制度不在趋向公平、公正,官场腐败现象也愈加严重,使社会秩序混乱。2.古代科举制度逐渐成为束缚文人学者思想的枷锁古代科举制度的缺点之一就是考试内容死板、僵化,它要求考生必须在规定的格式内写出文章,完全忽视了考生的思维能力。而大部分考生为了通过科举考试金榜题名,所有的思想意识逐渐被四书五经束缚,无论是思维方式还是创新力、思考力都被禁锢起来,在学术上根本无法进行创新,导致思想意识落后且迂腐,使当时的社会难以发展,更出现过很多类似于孔乙己一样的可怜人。3.造成太多家庭悲剧通过古代科举考试的人不仅可以得到很多金银财宝,而且还会得到无尽的荣誉,所以说科举考试是处在社会阶级最底层的人出人头地的主要途径,也因此造成了无数家庭悲剧。例如:出自传统戏曲《秦香莲》,众所周知的陈世美,虽然陈世美本人就缺乏一定的责任感和正确的价值观,但也正是因为古代科举制度为他的缺点提供了机会,才会造成这样的悲剧。古代科举制度对中华文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所以一定要正视古代科举制所带来的影响,从而正确地推动现代教育发展。

  -全文完-

篇四:科举制推动社会发展促进文化传承

  三科举制度对文化思想的凝聚整合起着重大的作用中国的文化在几千年间未曾中断的持续下来这是世界上所有的古代文明所没有作到的也从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够在两千年的漫长历史中大体稳定的维持着疆域广大的统一形态这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中国的科举制度特有的文官政治

  论古代科举制度对文化的积极影响

  -------------------------------------------------------------------------------发布日期:2012-03-09发布:www.xzbu.com2009年第2期目录本期共收录文章20篇•论民法上的债责关系•立法的成本效益分析•浅议宪政与法治•论刑法保护虚拟财产的必要性•论我国地方立法程序的主要问题与完善•浅析民事习惯在我国民法中的法源地位•论公司社会责任的法理基础•浅谈流浪儿童的监护问题•浅析我国构建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困境•论用益物权的客体•法官如何发现法律•民族和谐的法治之维•论我国的补充侦查•浅议刑法中的先行行为•论权利失效制度的适用条件•一座建立在沙滩上的城堡摘要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时期,官府经过定期举行的科目考试,根据成绩优劣来选取人才,分别任官的一种制度。它具有一定程度的平等竞争性,有利于社会各阶层的流动和社会的凝聚与整合,有益于文化的普及和传承,特别是对古代教育和儒家文化的促进和发展都曾产生过巨大作用。本文深入研究了古代科举制度对于文化的积极影响,使其对现代有更好的启示与借鉴。中国论文网http://www.xzbu.com/2/view-690124.htm关键词科举制度文化积极影响中图分类号:G1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09)01-304-02一、科举制度对文化具有影响的含义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时期,官府经过定期举行的科目考试,根据成绩优劣来选取人才,分别任官的一种制度。中国的封建社会不同于西方的封建社会,中国封建社会是一个是建立在皇权统治和职业知识官僚的基础上的,行政权利支配一切的“官本位”社会。政府官僚作为社会的最高层,不仅直接控制着国家行政、立法、司法、经济、军事等物质形态活动,而且控制或干预思想、教育、学术、宗教等意识形态活动;而全体政府官僚的活动又围绕着一个最后的中心――皇帝。官僚阶层选拔和任免都有一整套制度,不象西方国家的金字塔型社会,其统治阶层主要是领主分封制、世袭制。选拔官僚阶层的基本制度,就是代表皇帝举行的科举考试。科举制度从隋代开始实行,到清光绪三十一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占据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及中国五千年文明史中的绝大部分时间。在这漫长的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考试中,几乎每一位知识分子都与科举考试有着不解之缘和密切关系,从未参加过科举考试的是极少数。中国历史上的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化家、史学家以及其他学问家,很少不是通过科举考试获得了作出其贡献的活动基础,跻身社会上层的。如果说,一个民族、一个社会的文化代表是知识分子,那么中国无数代知识分子的面貌、精神,都是由科举制度塑造出来的。我们可以说,科举制度是具有悠久历史的,从中国文化土壤中产生出来以后,又再创造了中国文化的制度,其对中国的文化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二、科举制度对文化的积极影响(一)科举的平民化效果对文化的发展有积极影响科举制度曾经在中国历史上持续了1300多年,是中国古代用人选拔制度一次重大飞跃,

  其进步性体现在科举的平民化效果,即科举的开放性、公正性。开放性是指考试面前人人平等。科举制度自产生之日起就确立了由政府出面招考、考生“皆怀牒自列于州县”的自由报考原则,考生几乎没有身份、阶层、职业等限制,除了倡、优、隶、卒等“贱民”外其他人均可参加科举考试,并且对于录取名额的限制也是非常宽松的。科举的开放性突破了血缘关系对政治权利的垄断,只要有真实水平,能够通过层层考试,即可登上“龙虎榜”,使广大下层民众有了入仕的机会,体现出一种平等精神。历史上如北宋中前期的欧阳修、范仲淹等都是贫寒家庭出身。范仲淹少年时更有“昼夜不息,冬月惫甚,以水沃面;食不给,至以糜粥继之”(《宋史�9�9范仲淹传》)的苦难奋斗经历。明代的科学家徐光启,清代明臣孙嘉淦等人也是如此。如果没有科举考试,他们恐怕将永无出头之日,因为封建专制之下,关系和人情是第一位的,水平和能力是依据关系和人情来定的。公正性是指在考试程序上的科学、公正。为了确保形式上的平等,科举取士本着“一切以程文定去留”的原则,公开竞争,择优录取;为了确保这种竞争的公正,科举考试有着一整套详尽而又严密的规则,以防越轨行为。这种制度,几乎达到滴水不露的地步,对于防止主考官徇情取舍的确发生了很大的效力,从理论上而言实现了文章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目的是使考生考出真实成绩,国家获得栋梁之才。科举制在形式上的平等、公正创造出一个空前伟大的精神激励,给广大人民以“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幻想,杜绝一切人为的因素,上至皇亲国戚,下至平民百姓,在考试面前一律平等。为草野寒竣人士开辟登进之途,增加了社会内部的流动性,消解了社会内部的张力,打破了豪门士族垄断选官的局面,适合于封建社会的需要,这也是它能超越察举制与九品中正制并存在上千年的原因。有学者对近900名进士的一项研究看出,明清时代的一般进士来自于农村,就可以证明,科举考试制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真正面向全民的,具有一定平等竞争性的选官取士制度。(二)科举制度的平等、公正带来了中国封建社会文官政治的成熟明朝末年来华的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曾赞赏的记述中国的文官政治:“他们全国都是由知识阶层,即一般称为“哲学家”(指儒生)的人来治理的,井然有序的管理整个国家的责任完全交付给他们来掌握。”科举制度保证了这个社会由知识分子统治,由此保证了官员的质量,避免了古代世界里大多数选官制度所具有的流弊――世袭官员熟悉政务;上级选官容易滋生腐败;民选官不能保证被推举者的质量的弊端。其上下阶层的分子不断的合法对流,从而阻止了权利的世袭化,并带来社会的进步。因此,孙中山先生曾充分肯定中国的科举制度“是世界各国中所用以拔取真才之最古最好的制度”。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无疑对中华民族,对全人类都是一个了不起的贡献。以至于西方人将其称之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它不仅使我国产生出了一大批善于治国安邦的名臣、名相和雄才大略的政治家,更重要的是使中国的文官政治日益成熟,从而催生出了众多有杰出贡献的思想家、艺术家、文学家、诗人、学者、教育家、科学家,他们作为中华民族的英才,对中国文明的发展有极其深远的影响。而由于文官政治的成熟,把权利、财富、地位与学识结合起来,就造成了中华民族极端重视教育、刻苦勤奋读书的传统素质。利玛窦等西方人把古代中国看成是“文凭社会”,把秀才、举人、进士直接译为学士、硕士、博士等学位名称,认为中国社会等级是由人们受教育的程度来划分的,这种看法有一定道理。明清时代一个穷秀才,即使一直考不取举人并且再也不考举人,他仍然是社会上受尊敬的一员,官府和富人也必须“以礼相待”。这一切使中国形成了尊师重道、勤奋读书的优良传统品质。(三)科举制度对文化思想的凝聚整合起着重大的作用中国的文化在几千年间未曾中断的持续下来,这是世界上所有的古代文明所没有作到的,

  也从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够在两千年的漫长历史中大体稳定的维持着疆域广大的统一形态,这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中国的科举制度,特有的文官政治。文官政治造成了一个脱离家族利益、狭隘地域、脱离武装实力的知识分子阶层,这个阶层的利益、活动都与中央集权直接联系;文官政治树立了一个与自身高度适应的社会政治思想――儒家思想,并通过文官选拔使之成为知识分子的共同信仰,进而传导向整个社会,形成一股统一的民族国家所必须的精神凝聚力。把中央集权与儒生阶层和儒家思想结合成三位一体的文官选拔,即中国的科举制度。科举制度只有科举才是“正途”,只有以儒家学说为科举考试内容的做法使政权的世俗性与意识形态的灌输自然的融合为一体,知识分子只有按照统治阶级规定的儒家经典所主导的价值规范来应试,才能获得功名、地位。以明代为例,考试内容除殿试只考一场时务策外,各级考试一般都考三场。首场考制义(即八股文),第二场考经义、诗赋等,第三场考时务策。如果考生对《四书》、《五经》没有较高的背诵能力、思维理解能力和应变能力,没有较高的语言表达能力及写作水平,是不可能考取的。这一切,最必须的要求就是诵读《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耳濡目染,儒家精神深深的嵌入知识份子的头脑当中。科举制度以儒家经典为中心的考试内容,强化了儒家文化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对于知识份子认识、了解、更深刻的研究儒家文化,提供了良好的教育条件、文化氛围和社会背景。知识份子为应试而浸于儒家经典之中,这样,儒家的立身行事的标准便潜移默化的成为中国知识分子的个性,儒家思想也就自然成为了中国的传统意识,造就形成了中华民族特定的政治文化心理与价值。

  同时由于科举造成的相对频繁的社会流动,儒家价值规范在各精英阶层的对流中得以广泛的认同与普及,于是造成了儒家文化在中国成为主流文化,一统天下。(四)科举制度有利于文化的普及与传承在科举考试制度下,功名、地位与权利的获取,是需要社会成员以获取这个社会的主流知识文化为基础的,科举制度极大地激发了人们勤奋读书的热情,读书人数急剧上升,“孤村到晓犹灯火,知有人家夜读书”,晁冲之的《夜行》诗句,可以说是赵宋时代的写照。学习人数的上升也使中央官学、州县学、书院及各种私塾空前发展,教育的发展有力地推动了社会文化水平的的提高,社会的文化覆盖面在科举制度下达到最为广泛的普及和提高,而国家和政府则可以很大程度上不必为实现文化教育的这种相对普及付出巨额教育经费。科举考试是取士的制度,学校教育是养士的法则,选才有赖于育才,两者互为依靠,不可分割。学校是科举阶梯的第一级。在普及文化的同时也减轻了国家的财经压力,清末人士曾指出的“科举办法,士子自少至壮,一切学费,皆量力自为,亦无一定成格,各官所经营,仅书院数十区,率多自筹,少而易集,集即可持久,无劳岁岁经营。”在农村,由于以士绅为首的宗族所拥有的相当数目的学田、义田、义学的存在,相当一部分同族子弟部分贫富均可就读获得文化知识。学校教育与科举考试整合为一条龙,学校科举化,科举学校化,这就使文化教育得到了较全面的普及。这样庞大的教育体系,几乎是将所有读书人尽收其中。同时因为用汉语文进行考试,导致学校教育也以汉语文为主,在中国广阔土地上,在交通通讯不发达的情况下,对各民族之间使用不同方言的汉族之间共同使用汉语文,也发挥了重要的、不可替代的普及整合作用。(五)科举制度的积极影响对于现代的启示文官政治、其公平竞争、择优录取的原则,以才学选拔人才而不以出身门第选拔人才的取向、保障教育目的得以实现的有利手段等等积极因素都是值得现代学习与借鉴的。16世

  纪以后,中国科举制度由来华的欧洲传教士开始传入西方。18世纪下半叶至19世纪,西方各国借鉴了中国科举考试“自荐入选,统一标准,择优录取”原则的合理性,发展出适合本国国情的新制度。今天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用考试选拔行政官。就如孙中山所说过的:“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我们中国学过去的。”文官选拔促成考试制度是中国文化对世界文化的一大贡献,现行欧美、日本等国的文官考试制度,都是在中国制度影响下发展起来的。现在开始的公务员考试政策,就是对科举制的回归和升华。科举制度是以儒家的政治标准和价值来选拔人才、凝聚人心和构成获取地位、名望和权力的基本途径的,科举制度的废止,从长远来看,会使国家陷入丧失维持儒家意识形态和儒家价值体系的正统地位的境地,可能导致中国历史上传统文化资源与新时代的价值之间的文化断裂。所以要在一定的基础上进行改革,延续考试制度,利用它的精华部分来达到文化的传承。目前学校教育中逐渐加大对传统经典文学的比例,就是对此的一项重大改革。科举制度的一些有效的防止舞弊的形式手段也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如糊名制演变为现在的密封;锁院制,演变为现在出卷老师被隔离;座位榜,宋代创,即考前就排好座次,流传至今;誊录制,到现在演变为老师流水阅卷。且科举中的冒籍,类似今日之高考移民,当时就采取了分省取士的手段,这些对现今高考都有重要影响,同时,考试是一种比其它方式更客观公正的衡量人才、选拔人才的方式,以才学取士的原则对文化教育具有强有力的激励作用,形成全民教育的基础。合理利用科举制度的精髓,对于普及全民教育有很大影响,能更好的保障文化发展目标的实施。如近年来在实现普及英语及计算机知识的教育目的时,采取了大学生与专业技术人员须达到相应等级考试水平的方式,有利于整个社会对英语和计算机教育的重视。

篇五:科举制推动社会发展促进文化传承

  科举产生出一大批善丁治国安邦的名臣名相和雄才大略的政治家众多有出贡献的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学者教育家外交家等如唐代的王维韩愈刘禹锡颜真卿白居易宋代的欧阳修苏东坡朱熹包拯寇准明代的张居正汤显祖徐光启活代的纪晓岚刘墉郑板桥林则徐翁同禽蔡元培等文化名人都出自状元进士和举人之中都是中华民族的英才

  论科举制度对文化生活的影响

  【摘要】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时期,官府经过定期举行的科目考试,根据成绩优劣来选取人才,分别任官的一种制度。它具有一定程度的平等竞争性,有利于社会各阶层的流动和社会的凝聚与整合,有益于文化的普及和传承,特别是对古代教育和儒家文化的促进和发展都曾产生过巨大作用。本文深入浅析古代科举制度对于文化生活的影响,使其对现代有更好的启示与借鉴。【关键词】科举制度;社会文化生活;影响;启示【正文】追溯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一种熠熠发光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制度——科举制度。科举文化博大精深。中国是一个科举大国,科举制度延续了一千多年,在中国历史上承负着整合传统社会生活并维系社会内部的文化生态平衡的功能。这种制度创立于隋代,完善于唐,发展于宋,中落于元,鼎盛于明,终结于清。100年在中国文明史上不过短短一瞬,但科举的施行历史却超过1300年。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历代统治者为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都十分重视培养和选拔人才,国家一方面大力发展教育;另一方面不断探索、逐步建立了一套考试与选官制度,其中最为重要的是科举制度的创立与完善。科举制度与以前的各种人才选拔制度最大的不同,也使得它在最大范围内吸引着全国各地的贤能志士。有人称科举是中国文明的第五大发明。今天的考试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仍是科举制度的延续。然而,科举不是一个单纯的考试制度,它一直在发挥着无形的综合能力,将文化、社会、经济诸领域与政治权力的结构紧密的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多面互动的整体。科举制度促进了学校教育的发展。因为通过科举可以取得名位,一般出身低微的知识分子都强烈要求进学读书。科举制度的产生在客观上推动了封建教育的发展。科举制度促进了传统儒学文化的传承与普及带动了民间社会崇尚人文、教育。其对于国内民族文化融合、社会整合以及国家统一做出了重大的历史贡献,它推动了汉语言文字的规范化及书法艺术的发展。同时,科举对民俗文化也有重大影响,对文化习俗的流行具有自发性,有的科举甚至转化为民俗。科举为中国历朝发掘、培养了大量人材。一千三百年间科举产生的进士接近十万,举人、秀才数以百万。宋、明两代以及清朝汉人的名臣能相、国家栋梁之中,进士出身的占了绝大多数。明朝英宗之后的惯例更是“非进士不进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科举成为高级官员必经之路。科举对于知识的普及和民间的读书风气,亦起了相当的推动作用。虽然这种推动是出于一般人对功名的追求,而不是对知识或灵性的渴望;但客观上由于科举入士成为了风尚,中国的文风普遍得到了提高。明清两朝时,中国的读书人以秀才计,大部份时间都不下五十万人;把童生算在内则以百万计,这样对知识的普及起了一定作用。

  科举产生出一大批善于治国安邦的名臣、名相和雄才大略的政治家,众多有杰出贡献的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学者、教育家、外交家等,如唐代的王维、韩愈、刘禹锡、颜真卿、白居易,宋代的欧阳修、苏东坡、朱熹、包拯、寇准,明代的张居正、汤显祖、徐光启,清代的纪晓岚、刘墉、郑板桥、林则徐、翁同龠、蔡元培等文化名人都出自状元、进士和举人之中,都是中华民族的英才。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科举制度的弊端不断暴露,已经成为阻碍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由于科举制度是以儒家的政治标准和价值来选拔人才、凝聚人心和构成获取地位、权力的基本途径的这就导致中国历史上传统文化资源与新时代的价值之间的最重大的一次文化断裂。科举制度也产生了家庭悲剧。由于科举制度及第者享有丰富的优待的荣誉,而且科举也是普通人出头的重要途径,因此经常会有贫士高中之后抛妻弃子的悲剧发生,相信陈世美的丑名是无人不知晓了。这虽然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当事人的思想价值观,和责任感,但是科举毕竟给了它这样一块生存的土壤。最后,科举制度导致官场腐败。科举制度随着历史车轮的推进,出现了科举制度的政治化,天地君亲师的教育又造成了师门关系的盛行。这样造成了严重的师门裙带关系现象。这就不利于国家建设一个公正公平公开的社会良好制度。造成了官场的黑暗和社会的混乱。由于科举的这些弊端,改革科举制度已经成为社会共识,终于在1905年9月2日,科举制度结束其长达一千多年的历史,从而使这一年成为新旧时代的分水岭。科举制度的废止,从长远来看,就使国家丧失了维系儒家意识形态和儒家价值体系的正统地位的根本手段。这就导致中国历史上传统文化资源与新时代的价值之间的最重大的一次文化断裂。在中国相当一部分地区的农村,文盲率反而较之传统社会更为上升。中国近代与现代之间在文化上的断层,至少可以由此得到部分的解释。科举兴废影响深远,意味着中国历史的一个根本性断裂,相对与此前中国的“千年”传承,他是终结之时,相对于此后的“百年变革”它又是开端之时,它构成中国社会变迁链条中关键的一环,其意义要超过一个王朝的覆灭。如今,科举制度已经消失100多年了,尽管科举已如失去的流水,但其作为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是中国原创力的重要基础。它代表的是一种趋势和追求,包括对知识的追求、对人才的渴望和不问背景的公平竞争。百年回眸,我们感到科举制度虽有种种的局限和弊端,但着却是我们民族智慧的一大创造,一个重大发明。科举制度无论过后多少年,它依然功不可末,人们依然能记起它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篇六:科举制推动社会发展促进文化传承

  科举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积极影响:(1)抑制门阀。开放考试,吸收了不少寒士进入政权,改变了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局面,起到了抑制门阀的作用,增进了社会公平。(2)扩大了封建统治的政治基础。科举制为不具有贵族身份的士人提供了参政的机会,不仅扩大了统治的社会基础,也促进官僚体制的进一步成熟。(3)提高了官员的素质。科举制把读书、考试和做官联系起来,为官僚队伍提供了源源不断的高素质人才,成为中华帝国长期保持繁荣的制度保障之一。(4)加强中央集权。科举取仕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地方世家大族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5)促进了文学的繁荣。如唐朝科举制以诗赋取士,促进了唐诗的繁荣。(6)科举考试促进了传统儒学文化的传承与普及,它带动了民间社会崇尚人文、教育的社会风气。“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的社会价值观念深入人心,“十年寒窗”依然是激励现代人发奋读书的至理名言。通过考试改变命运,走出大山,跳出农门,永远是偏远山区孩子惟一的梦想。(7)科举对社会的习俗产生重要影响。“金榜题名”仍然是学子的梦想,“名落孙山”又使多少考生的人生航船失去动力。

  消极影响:

  (1)明清实行八股取士,从内容到形式严重束缚应考者,使许多知识分子不讲求实际学问或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

  (2)八股取士所带来的脱离实际的学风对学术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消极的影响。

  (3)阻碍了科学文化的发展,是导致中国自然科学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

  (4)科举制不利于知识创新和创新人才的出现。

篇七:科举制推动社会发展促进文化传承

  科举制度与唐朝社会发展

  孙俊峰,法学院

  摘要: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

  制度的核心组成部分。科举制度创立于隋朝,完善于唐朝,并被以后的历代统治者所沿用。唐代确立并完善了科举取士的制度,这对唐朝以及后世的社会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科举制度已经超越了其作为一种政治制度的范围。唐朝科举制度常设的科目有很多,其中以进士科为主要科目,最为统治者和士人所重视。科举制度之所以能在中国延续一千多年,是因为科举制度本身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唐朝科举制度自实行之初起,其考试内容及考试标准等一系列规定就是不断变化的,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背景的变更而不断进行调整。社会文化的积极发展可以说是科举制度得以延续的基础,而科举制度的盛行又极大得促进了社会文化的繁荣。

  关键词:唐朝;科举制度;社会发展

  TangDynastyImperialExaminationSystemandSocialDevelopment

  SunJunfeng,Schooloflaw

  Abstract:ExaminationsystemisasystemoffeudaldynastiesinancientChinathe

  selectionofofficials,isacorecomponentofancientChinesepoliticalsystem.FoundedintheSuiDynastyimperialexaminationsystem,perfectintheTangDynasty,andwaslateradoptedbytherulers.EstablishandimprovetheTangDynastyImperialExaminationsystem,whichisthesocialandculturaldevelopmentoftheTangDynasty,andlaterhadaprofoundimpactontheimperialexaminationsystemhasgonebeyonditsscopeasapoliticalinstitution.StandingTangimperialexaminationsystemhasmanysubjects,whichisthemainsubjectofImperial,mostrulersandscholarsattention.ExaminationsystemhasbeenabletocontinueinChinaoverathousandyears,becausetheimperialsystemitselfhasastrongvitality.Tangimperialexaminationsystemsincethebeginningoftheimplementationofitsseriesofregulationsandexaminationstandardsexamcontentischanging,withthechangingeraofdevelopment,socialbackgroundandconstantlyadjust.Positivedevelopmentofsocialculturecanbesaidtobethebasisofthecontinuationoftheimperialexaminationsystem,andtheprevalenceoftheimperialexaminationsystemwasalsogreatlypromotedtheprosperityofsocietyandculture.

  Keywords:Tang;imperialexaminationsystem;SocialDevelopment

  1

  科举制度创立于隋朝,隋亡后唐王朝承袭了这种制度并对其进一步完善,至此,科举固定下来作为中国古代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科举制度是先秦诸子选贤举能思想的社会产物,是儒家“学而优则仕”思想的社会政治制度的体现,是适应庶族地主经济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政治制度。科举对于唐朝的社会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它最大的意义是打破了旧有选官制度的门第身份限制,为庶族地主和寒门士子步入朝堂,跻身统治阶层提供了途径,培养和选拔了大量的优秀官吏,扩大了统治基础,巩固了唐朝的中央集权统治,同时,选拔官吏的权力也从地方集中到了中央,为统治者吸收笼络人才扩宽了道路,封建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一、唐朝初年实行科举考试的背景及原因

  隋末唐初,经过长时间的战乱,人口剧减,小农经济遭到严重破坏,教育系统崩溃,社会文化水平较低。战争加速了士族门阀的衰败,新兴地主阶层兴起并不断发展壮大,并迫切要求掌握更多的政治权力,旧有的选官任官制度已无法继续下去。唐朝建立后,新的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形成必然伴随着中央集权的进一步发展和封建君主专制的加强,这就要求将选拔官吏的权力集中到中央朝廷手里。科举制度有着详细的规定和统一的标准,较以往的官吏制度显示出卓越的公平性与公开性,这就为大量的新兴地主阶层和平民阶层敞开了步入国家政权的道路,吸引了大批的人才投身朝廷,同时还缓和了阶级矛盾,扩大了统治阶级的范围。另一方面,科举制度以儒学为核心,具有严格的考试范围和录取标准,这在很大程度上统一了士人的思想,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的稳定。

  二、唐朝科举考试内容的演变

  进士科是科举考试的核心内容。唐高宗时,时任考功员外郎的刘思立在筹划科举考试时奏请进士科在对策外加考帖经和杂文两项,在调露①二年(公元680年)施行。帖经的考试方法就是将书中的一段文字用纸贴掉一部分,由考生将遮蔽的文字补写出来,就和现在考试的填空差不多。帖经考试的目的是为了检察考生对书文经典掌握的熟练程度,使士人加强对经典学术的学习。公元690年武则天称帝后,对策、杂文和帖经仍是科举进士科的考试内容。科举进士考试科目在原来单一的对策上加上帖经和杂文,其原因是多方面的:1.旧有的进士科只考对策,这使得士人为了应付考试而只读一些现成的编纂好的文章,忽视对经史典籍的全方位学习。为了改变这种学而不精、学而不全的状况,帖经加入到进士科的考试内容中。2.武则天以中国古代社会地位低下的女性身份登上帝位,这严重违反了封建王朝的传承秩序,必然遭到世家大族的强烈反对。武则天为了增强权力,维护封建专制统治,必须尽可能的争取庶族士人的支持,以扩大统治阶级的基础。于是增加考试的科目内容,强调唯才是用而非门第出身就成为了必然的选择。3.经过唐太宗和唐高宗时期的快速稳定发展,伴随着经济的全面复苏和提升以及社会文化的繁荣昌盛,推动了学术文化因素在科举考试中占到越来越大的比重。科举考试进士科在武则天掌权中期曾发生比较大的变动,考试内容中帖经和杂文被取消。这段时期武则天不拘一格录用人才,注重实干型人才而非文学饱读之士,对科举考试没有足够的重视。[1]唐中宗恢复帝位后,进士科重开帖经和杂

  ①唐高宗在位三十三年,先后用了十四个年号。公元679年,裴行俭平定西突厥,重建安西四镇压,改年号为:【唐高宗调露元年】。

  2

  文两项。至此,科举进士科三场考试杂文、对策和帖经的模式最终确定下来。

  三、社会文化对唐朝科举考试的影响

  唐朝初年,对策是科举进士科的唯一考试科目,所以进士录取的唯一标准就是策文的优劣。唐朝初年的文风袭承魏晋南北朝注重辞藻华丽的习惯,上到皇帝敕令、朝廷公文,下到士子科举策文,无不使用骈体①书写,堆砌着大量的华丽辞藻和经史典故,这也成为唐朝初年科举进士科士子所作策文优劣的衡量标准。科举进士科发展到唐朝中期时,由于策文重形式而不重内容,并且对策考试的模式已经实行了太长时间,形式老套、题目陈旧。因此士子为了应付考试,就收集整理历年策问题目及优秀策文,死记硬背、生搬硬套,而不是钻研经史典籍,所作策文俱是模仿套用旧有的策文,这导致了科举考试士子的综合文化水平不增反降。有鉴于此,唐高宗下诏科举进士科加考杂文一项,内容即士人所熟知的诗赋等文学体裁,以提高应试士子的文化修养,而诗赋也成为杂文考试的首选,这直接促进了唐诗的繁荣。武则天时期,为了打压传统的世家大族,进一步推行进士科,拓宽朝廷人才来源渠道就成为必然的手段。所以在她二十多年的统治时间里,杂文仍然以诗赋为主。到唐中宗时,科举进士科对策、帖经、杂文三场考试的制度确定下来,以诗赋取士彻底取代了以策文取士。开元之治初期,唐玄宗为了解决涌现的大量新的社会问题,在选拔人才时,不再一味侧重其词华,而是更加注重真才实学。随着唐玄宗的励精图治,政局逐渐稳定下来,经济开始高速发展,开元之治进入到繁荣时期,文学亦开始昌盛起来。这在科举考试上的表现为文学之士及第进士的人数越来越多。随着唐玄宗提倡文治,对杂文优劣的评鉴标准也开始发生变化,要求杂文既要重视辞藻华丽,也要重视内容充实、言之有物。开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左右,朝廷之中爆发了一场实干人才与文学之士争夺权力的激烈斗争,这场斗争的结果是实干人才掌握了朝廷大部分的实权。政治上的斗争对科举考试产生了严重影响,以文取士受到阻碍。但是到了玄宗末年时,科举考试的文学因素再次占据主流。进士科以文采高低为标准录取人才,可在选拔官吏时却又重用实干人才,这种矛盾现象的出现有着其特定的历史背景。自玄宗掌权以来,虽然出现了开元盛世,但一系列的社会、经济问题也不断涌现,科举出身的文士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是实干型人才取代文学之士掌握政权的最重要原因。广德元年(公元763年),科举进士科已经实行了很长一段时间,由于以文取士的传统造成诗赋等文学繁荣昌盛,但是儒学经典却无人问津,故此在朝廷之中发生了科举是否应该继续施行的争论。礼部侍郎杨绾奏请停开进士科,恢复察举制,以孝廉选才任能。尚书左丞贾至也主张废除科举,他建议用察举和学校推荐的方法来取代科举制。朝中多数大臣均支持杨绾、贾至废除科举的建议,科举制一度面临被废止的命运。但是这次改革在建中元年(公元780年)被德宗纠停,科举考试继续施行下去。诗赋考核在唐朝的科举进士科考试中一直是重要内容,但在不同的时期其地位持续不断地变化着。唐代宗时,只有诗赋华丽的举子才能够登科入仕,而到了

  ①也称“骈体文”、“骈俪文”或“骈偶文”;因其常用四字、六字句,故也称“四六文”或“骈四俪六”。全篇以双句(俪句、偶句)为主,讲究对仗的工整和声律的铿锵。

  3

  贞元末年,科举进士录取的主要标准从诗赋的好坏转变为策文的优劣,但是评鉴策文的依据重内容而不是形式,和唐朝初年正好相反。大历年(公元766—779年)时,涌现了一批既有文才又有政治实干才能的文士,这些人注重对儒家经典的学习,讲求经世致用,反对浮夸空谈。

  四、科举制对唐朝社会的积极影响

  科举制体现在政治上最大的作用就是扩大封建王朝的统治基础,维护封建专制统治。在科举制出现之前,无论是两汉的察举制还是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其选才考核的范围均仅局限于世家大族。这种制度很容易造成士族门阀的力量越来越强,进而出现把持朝政的情况,威胁统治者。而科举制度是在新兴庶族地主势力不断增强的形势下发展起来的,它最大的意义是打破了旧有选官制度的门第身份限制,为庶族地主和寒门士子步入朝堂,跻身统治阶层提供了途径。唐朝初年,太宗曾下诏:“〃〃〃不顺论数世之前,至取今日官爵高下作等级。”

  ①这沉重打击了士族门阀的世俗特权,而庶族出身的士子为官只要达到五品,就

  可入氏族谱。从这以后,唐朝朝堂之中没有世家大族与寒门庶族的区别,只有官位品级高下之分。同时由于官位品级的高低决定着能够享有特权的多少,又极大地激发了士人们竞逐于科举考试的热情。科举取士的盛行导致了唐朝统治阶级内部不同阶层的势力组成不断变化着,士族门阀与庶族地主之间斗争不断,彼此一消一长,最终引起士庶合流。科举制为唐朝朝廷培养了大量的人才,选拔了一批优秀的官吏。根据徐松的《登科记考》②,唐代及第进士六千多人,今可考察的有两千余人。对于唐朝有着重要贡献的人物,不少都是科举出身,特别是进士一科。如政治家狄仁杰,理财家刘晏,古文运动的倡导者韩愈,思想家刘禹锡、柳宗元都是科举出身的并有卓越才能的人。[2]通过科举制度,唐朝统治者将大量学有所成的知识分子吸收进朝廷中,提高了官僚队伍的综合素质,加强了吏治,维护了唐朝长久稳定的统治,促进了唐朝的繁荣。唐朝进士科考试对策、帖经、杂文三项,其中帖经属于基础知识,主要考核学子学习经史子集的熟练程度,杂文考核学子的文学素养和文化水平,对策考核学子对时事的观点以及解决实际社会问题的能力。唐朝为科举考试服务,对儒家经典进行统一的整理、编纂、诠释。唐太宗时《五经正义》成书,这标志着对于儒家经典的学习和评鉴有了统一的标准,大大促进了儒家学说的推广。同时唐太宗还设立了弘文馆用于收集整理历史文化典籍,创造经史子集四部书分类法,保存了大量珍贵的文化古籍。随着科举考试制度逐渐稳定下来,社会上出现了一些考试参考书,以适应以进士科为主的科举考试。譬如魏征《时务策》、自居易《白氏长庆集》,骆宾王《百道判集》等,这些参考书内容多样,海纳百川,科举考试的各种体裁书中俱有收

  ①贞观六年,唐太宗令高士廉等人勘正姓氏,修订《氏族志》。②《登科记考》唐五代文史资料性学术专著,编撰者清代徐松(1781~1848),字星伯,大兴(今属北京)人。

  4

  录。而在大量的参考书类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昭明文选》①,这是唐朝最完备的收录诗赋、策文的总集,是当时学子应试科举的必备参考书。《昭明文选》在当时的盛行充分反映了科举制对于文学发展巨大的推动作用,甚至因此形成了一个新的文学流派“文选学”。唐朝科举制度的推行促进了学校教育的兴起。唐朝的学校是完全为科举考试服务的,学校的教学内容、教育方式均完全以应对科举考试为目标。学校就是为朝廷培养官吏的场所,这极大地调动了当时士子进入学校学习的积极性。唐朝为科举而存在的学校教育制度相当完善,无论是中央和地方两级的官学还是地方私学,均非常发达,这使得唐朝受教育人群大量增加,促进了文化的传承、发展与传播。[3]

  五、科举制对唐朝社会的消极影响

  唐朝是一个延续多年的多民族统一国家,一个统一的国家要维持稳定和发展就必须有统一的主流思想,就如当代中国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样,而在唐朝,这种在全社会占据领导位臵的思想就是儒学。科举考试主要考进士和明经②两科,其中进士考对策、杂文、帖经,明经则考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科举考试中儒学是指导思想,士人想要通过科举考试入仕为官就必须熟读儒家经典,朝廷通过科举考试迫使儒家思想植根于当时的知识分子阶层。[4]统治者巧妙地通过科举制这一手段使用儒学钳制士人的思想,维护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统治。这种方式一直为自唐以后的历代王朝所沿用,并且科举考试中的儒学文化因素不断得到加强,这从另一方面也保证了中国传统文化不会因朝代的更迭而断层,延续了数千年之久。科举制比之今日的公务员考试有过之而无不及,其巨大的利益诱惑促使当时的士人在价值取向方面发生重大转变。唐朝初期的宰相薛元超曾经说过“吾不才,富贵过分,然平生有三恨,始不以进士擢第,不得娶王姓女,不得修国史。”薛元超贵为宰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地位之高、权势之重,却仍然因为自己不是进士及第而感到遗憾,这充分反映了自唐朝初年科举制实行之时起,其对社会的影响便已急剧扩大。[5]科举制迅速的发展,其影响也很快超越了官场和政治领域,而扩及于人们的日常生活,普通人衡量一个人社会地位的标准、人们的价值观念也在逐渐改变。进士及第是步入朝廷、跻身权贵的主要途径,一旦得中科举,便拥有了尊崇的社会地位和令人称羡的荣华富贵,因此,能否在科举中高中就成为衡量人生价值的主要标准。科举制在中国古代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考试选官制度,它保证了封建专制王权的稳固,维系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继承并发扬了传统文化。[6]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发生一系列变化,科举制的负面影响逐渐显现出来,科尤其是科举考试发展到唐朝后期时,其对当时士人的摧残开始愈加严重。在封建专制体制之下,人的社会地位完全由其政治地位而决定,崇高的政治地位附带极大的特权。科举考试为庶族和寒门士子提供进入统治阶层的途径,

  ①《昭明文选》,又称《文选》,是中国现存的最早一部诗文总集,由南朝梁武帝的长子萧统组织文人共同编选。萧统死后谥“昭明”,所以他主编的这部文选称作《昭明文选》。②明经,汉朝出现之选举官员的科目,始于汉武帝时期,至宋神宗时期废除。被推举者须明习经学,故以“明经”为名。

  5

  士子们为求取功名,奔走于高官门庭之间,祈求得到赏识,经营关系。王公贵族高高在上,寒门士子卑贱乞讨,这严重践踏的人格的尊严,束缚了人性自由。文坛巨匠韩愈早年科举应考之时,曾投靠于北平王马遂、咸宁王浑瑊,为他们写了《猫相乳》、《河中府连理木颂》两篇吹捧文章,极尽阿谀奉承之能事。在科举取士的制度下,极少有人能抵挡的住诱惑,不为功名利禄所累及。大部分人穷其一生精力,只为科考高中,更有甚者一举不中再试二举,二举不中再试三举,如此延续下去。《游子吟》的作者孟郊在科举考试中连连受挫,直到五十岁时才高中进士,遂即“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士人将自己的人生抱负完全寄托于科举考试之上,由此可见科举考试对于士人的钳制,而今的公务员考试与之何其类似,值得我们深思。同时科举制度本身缺乏灵活性,考试内容只有经学、文学等,这使得古代科学、艺术等其他文化领域遭到士林阶层的鄙夷,在进士登科的功利主义下,士人以僵化的思维去学习儒家典籍,扼杀了知识分子的创新能力。唐朝时期的科举制度其创立借鉴于汉以来的察举制度,这种依靠推荐而成的选官任官制度,其原则是以才为准、唯才是用,强调人的文化素质而不是出身家世,以改变沿用已久弊端极大的世卿世禄制,但是由于察举制本身的制度系统过于简单,根本无法解决世家大族把持朝政,庶族寒门无力参权的情况。正以为此,隋唐时期的统治者决定实行新的选官制度科举制,其相对于察举制来说具有很大的优势,考生没有身份、家世等硬性条件的约束,可以自由报考科举,考试制度较稳定且拥有统一的录取标准。[7]但是科举制其存在的缺陷仍然是显而易见的,其录取标准单一,只看重士子的文化才能,而忽视了察举制所注重的孝、廉等道德素质。唐朝科举制进士科对于诗赋考核要求辞藻华丽、格式工整、韵律优美,而对思想内容却少于关注,一定程度上使文学的发展陷入歧途。韩愈曾经在《答吕毉山人书》中尖锐地批判了科举考试对文风的消极影响。另外,科举考试其考试和录取制度均存在诸多缺陷,导致科举考试中徇私舞弊现象十分严重,考试最重要的公平性与公开性无法得到保证,这直接引起唐朝后期政治混乱,阶级对立,社会矛盾加剧。另外,在唐朝文学极度繁盛的背后,其他文化领域有着极大的缺陷,尤其是哲学的缺乏。汉以前的中国哲学充满这朴素的辩证思维,体现出知识分子对世界的认真思考,但是到了唐朝时,哲学成为毫无根基的宗教伦理说教。这是因为作为入仕唯一途径的科举制度将当时的士子们全部引向对于文学的钻研上,尤其是律诗①,其成就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这变相地导致了其他科学文化领域的萎靡。[8]

  六、科举制对于当代社会的借鉴意义

  总的来说,科举制度是充满智慧的中国古代人创造出的具有深远影响的文化产物,其影响范围之广,甚至远及日本、韩国。其影响时间之长,在中国推行了一千多年,这其中朝代更迭不断,科举制也遭到很多的抨击和反对,然而它不仅没有终止,反而不断强化。究其原因是因为科举制度最重要的公平性原则发挥着不可磨灭的作用,为社会所认可,其残留的考试文化仍然作用于当代中国。

  ①律诗是中国近体诗的一种,因格律要求非常严格而得名。常见的类型有五律,七律和排律三种。

  6

  直至今日,中国仍旧是一个“考试社会”,高考、研究生考试、公务员考试等等诸如此类考试依然是目前中国选拔人才的重要途径。研究唐朝的科举制度不仅仅是着眼于制度本身,而是为了探究其中蕴含的对中国影响深远的考试文化,这是中华民族先祖所留下的伟大的文化遗产。现代的中国人没人可以完全和考试脱离关系,考试不仅在普通人的生活中仍然占据很重要的地位,更对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产生显著的影响。当代中国的社会系统如此依赖于考试,这与科举制度所造成的传统是分不开的。要想深入研究中国目前各种形形色色的[9]考试,就必须从其源头科举考试出发。科举考试对于当今的考试制度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其所体现出的“学而优则仕”的思想,公平公开的原则在当今的考试中仍然需要进行贯彻。

  参考文献:

  [1][2][3][4][5][6][7][8][9]王道成.《科举史话》[M].中华书局,1988年.刘海峰.《学优则士——科举与教育》[M].长春出版社,2004年.杨学为.《中国考试史文献集成》[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黄新宪.《中国考试发展史略》[M].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年.张希清.《中国科举考试制度》[M].新华出版社,1993年.谢青.《中国考试制度史》[M].黄山书社,1995年.郭齐家.《中国古代考试制度》[M].商务印书馆,1997年.盛奇秀.《中国古代考试制度》[M].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田建荣.《中国考试思想史》[M].商务印书馆,2004年.

  7

  致

  谢

  时光飞逝,自己的大学生活即将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回首自己大学四年的生活,心中顿生万分感慨。临近毕业,本人的毕业论文工作也随之进入尾声。从论文选题到论文的开题报告,从论文提纲的确定到论文初稿的修改,再到最后的定稿,这些都离不开老师和同学的指导以及帮助,在此我想向各位老师表达我最诚挚的谢意。这篇论文的写作倾注了指导教师刘名成老师的心血,从选题到论文的构思,从论文结构再到论文具体语言的推敲,都是在刘老师的指导下完成的。在进行论文指导的同时,刘老师还不断拓宽本人的专业视野,不断激发本人的论文写作热情。刘老师渊博的知识、平易近人的性格和严谨的治学态度让我受用终身。借此机会,我想向刘老师表达我最诚挚的谢意。同时,这篇论文的顺利完成也离不开其他老师和同学的帮助。我的辅导员刘晓峰老师抽空给我们讲解论文写作的一些注意事项,我的室友们也帮忙修改本人

  8

  的这篇论文,他们给本人提供了一些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正是由于他们的建议,让这篇论文不断得到完善。在此向各位老师和同学一并表达我诚挚的祝福。由于本人水平有限,论文中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恳请各位老师和同学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帮助我不断改善和进步。在以后的求学道路,我会继续努力,争取做得更好。

  孙俊峰2014年4月25日

  9

篇八:科举制推动社会发展促进文化传承

  科举制的影响

  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的考试选拔官员的一种基本制度,渊源于汉朝,创始于隋朝,确立于唐朝,完备于宋朝,兴盛于明、清两朝,废除于清朝末年,历经隋、唐、宋、元、明、清,整整绵延存在了1300周年。它对加强社会安定、民族融合、巩固国家统一、促进社会流动等发挥了巨大作用,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伟大贡献。但也有研究者指出,科举经过千年运作,将这一制度的两端即上至统治阶层和封建政府下及广大士子乃至普通民众卷入其中,成了越来越凝滞的“累人”制度。更有研究者直接提出,科举考试是对人性的摧残,是中华民族缺乏创新性的重要原因,两种观点针锋相对。科举制度,之所以能够存在一千多年,一定有它积极的一面:首先,科举制最大的特点是否定特权制度,这比起只讲出身的世袭制,比起看重门第的荐举制,比起拿钱买官的捐纳制,科考选人无疑是历史的巨大进步。其次,科举制度为国家选官用人提供了一个相对公开、公平、公正的平台,为中国历代政权选拔了一大批具有较高文化素质的知识分子,为社会流动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使成百上千的寒门士人能够有机会进入到参政治国的行列。科举制向全天下抛出诱人的平等光环,为平民子弟提供了一个特殊的进身之阶。科场就像巨大的磁场,牢牢地吸引着天底下思想最活跃的文人,使他们把才智和精力全都用到拥拥挤挤抢过科举独木桥上。科举制度在某种程度上平衡了封建社会各阶层人们的心理,有利于天下士人政治地位和经济利益的调整,也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各民族的融合与国家的统一,儒家思想文化的传播。第三,科举制度最重要的价值是通过统一考试制度,形成“学而优则仕”的精英选拔机制。在一千多年前便已确立了根据人的教育程度来分配社会地位的知识优先的准则,可以说是一种知识社会、学历社会的雏形,是一种先进的精英治国理念,也是1000余年中国封建社会制度得以稳定存在的根本性制度保障。而在废除科举制度的100年间,中国社会急剧动荡,政坛更是白云苍狗,你方唱罢我登场,中华民族饱偿百年屈辱,据此,有的学者大胆推测,中国百年动荡起因在于科举制度的废除!观点似乎偏激,深思又觉得有些道理。由于失去了科举这个统一的人才衡量选拔标准,不同历史时期的统治者其治国理念的南辕北辙,人才制度朝令夕改,导致中国社会官员队伍的素质也是不断地反反复复。从科举制度演变历史的角度来看,国民党时期的任人唯亲,改革开放前强调“根正苗红”任人唯出身的政治标准,这都是历史的倒退。这100年里,官员队伍没有随着废除科举而得到提高,反而有些官员还不如那些读过圣贤书、懂得为官之道的七品芝麻官。改革开放以后,高考制度的恢复,科教兴

  国战略的制定,“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人才观念的倡导,官员选拔考试制度的实施,实质上都是科举制度形式的现代翻版。同时,在1300年的科举考试中,形成了一系列考场规则和考试方法,诸如对出题判卷考官的锁院隔离制、对考生衣着用具的搜检制、对考卷的糊名弥封制等等,都是防范科场舞弊的有效举措,有些做法至今仍得到借鉴和沿用。而历史上按不同地区划分录取名额的规制,实践已证明对促进不同地区的文化发展是有益的,今天的高考仍继续实行不同省区录取的定额制。总之,千百年的历史说明,科举制度中以考试作为选拔人才的基本方法,它最大限度地减少了人为因素,使得选拔更具客观性,是经过反复检验并且在今天仍是不可或缺的一种选拔人才的制度。第四,科举考试促进了传统儒学文化的传承与普及,它带动了民间社会崇尚人文、教育的社会风气。“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的社会价值观念深入人心,“十年寒窗”依然是激励现代人发奋读书的至理名言。通过考试改变命运,走出大山,跳出农门,永远是偏远山区孩子惟一的梦想。第五,科举对社会的习俗产生重要影响。“金榜题名”仍然是学子的梦想,“名落孙山”又使多少考生的人生航船失去动力。科举制度所衍生出来的独特的“状元文化”等一批次生文化,在民间更是经久不衰、越来越显示出极强的文化生命力。俗语“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而由科举文化演化而来的词汇“文曲星”竟然被现代社会包装出价值上亿元的电子词典类商标品牌的无形资产。第六,科举制度还在世界文明史上留下了厚重的一笔。中国是考试制度的故乡,科举考试就像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一样,对世界文明都是一个重大贡献。而只有沿袭千年的科举考试制度让他们打心底里折服惊叹,甚至把科举称为古代中国的第五大发明。孙中山先生曾十分欣赏英国通过考试选拔文官的制度,并设想以此来改造中国的官吏体系,但孙中山考察研究的结果却是,“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还是从中国学去的,所以中国的考试制度,就是世界上最早最好的制度”。然而,就像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一样,科举制度也有着其消极的一面。首先,科举在加强思想的集中和统一的同时禁锢了人们的思想发展。士子们志在功名利禄,非为探讨学理,读经、考试似乎是最明智的选择,思考和研究自然知识、属于下流的技术和工艺、不登大雅之堂的非儒家学术等皆成了下策。因而所造成了中国社会长期因循守旧、思想停滞不前,一直到今天,这种影响的幽灵仍然在中国教育界乃至思想界的上空徘徊。

  其次,落后刻板的考试内容抑制了新知识新学科的渗透和发展,特别是八股取士制度的出现,使中国的教育陷入了一种病态的畸形发展之中,士人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的状况愈演愈烈。最后,科举也直接促进了中国古代官本位社会的发育。现代中国仍然是官本位社会,科举文化所孕育而成的官场文化,对现代社会的消极影响也是不容低估的。时至今日,科举制度已不复存在,其积极合理的因素我们正在逐渐地吸取并加以效法。但是,它遗留的消极阴影也是不可忽视的,特别莘莘学子仍然在单调的教室里用单调的方法单调地重复着单调的知识,应付考试的死读书、背教条、务抄袭风气时有可见,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教育“产品”的单调划一和创造精神的严重不足,严重影响着中国教育的向前发展。因此,当务之急是转变考试理念,注重培养学生创造力,注重知识的扩展与融合,改善教育理念,提倡终极人文关怀。

篇九:科举制推动社会发展促进文化传承

  科举制度主要是选择文官当然还有选择武官但是武官是一个支流我在论著里面专门分析了它还可以具体分支为比较高的考试细则学位考试细则和智力测验细则它是一种取士制度学校是一种养士制度当时两种是互为依存的两者不可分割在科举时代总的来说各个学校的办学目的统一尤其是官学学而优是为了仕可以说1300年间唯有通过科举才能够走上仕途所以科举考试成了学校教育的我们讲类似于现在高考的指挥棒指导和操纵学校教育的发展方向学校的目标是根据科举的目标来设定所以你考什么我就教什么学什么不考什么我有不教什么不学什么考试内容就成为学校的教育和培养内容

  科举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第二个问题,广义的科举是从汉代就开始,不是严格意义的科举,从西汉开始,朝廷举行笔试来选拔,通过对策的办法来选择人才,已经算是一个广义的科举。但是狭义的科举从605年开始,就是从隋朝到明清时期,1300年间科场成为中国人文活动的首要之地,千年科举通过中国传统文化,在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就是说在中国从隋朝到明清的官僚制度,包括社会的历史进程,包括我在后面讲的儒家的经学、史学、文学都产生着很大的影响,我从几个方面来谈。第一点,科举是儒学的制度支撑。因为我们这里是岳麓书院,对儒学研究特别多,它的关系应该是最密切的一个学问,那么儒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或者思想的主要部分,它为什么会形成?最重要是因为有科举制度支撑,儒学才会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干或者说主体。从汉武帝建元元年,也就是公元前140年,诏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只有董仲舒的对策中最出名,他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次不像之前的对策还录取了其他学问的人才,这次只录取儒家学说的,它当然从我们中华文化的多元化来讲,是有它的局限,但是对于儒学的发展,它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方面。儒学在诏举取士和整个中国思想文化中都占据着正统独尊的地位。实际上儒学在中国这么重要,广义的科举跟诏举是有重要的联

  系,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学为核心,实际上是由于董仲舒此次对策所发端,我说这两者的观点从开始就有独立关系,儒家经学向来是科举考试的主要内容之一。包括从汉唐开始,它有一些测试,汉代总体来讲是以经学为主,当然在唐代和汉代还有文学体制,在整个1300年历史上,经学与辞章是最重要的考试内容。而且从中唐到南宋期间,科场中存在着经术与文学之争,实际上后来大部分都是两者融合。从王安石改革科举“试以经义”之后,经学慢慢取得主导地位。特别是元代以后,经学就取得了绝对的统治地位。虽然后来考八股文,它的形式是文学,但是实质内容是经学。从唐代开始,经学就是一个必考科目,唐代为了统一全国的经学注疏,唐太宗命孔颖达等编撰《五经正义》,就是因为科举考试需要一个统一的教材和标准。原来的经有各种全称,有很多,唐高宗永徽四年,也就是653年颁行天下,此后每年明经依此考试,自唐代到宋代,都是根据明经取士的方法。有的科目在考试期间,专考的内容比较多,一直到宋代,还有九经、五经、开元礼,三史、三礼、三传、学究、明经等等很多科目,王安石改革以后,基本上把这些统一成进士一科,虽然后来还有其他各种各样的科,但是最主要的还是进士科,而且进士科也必须要考儒家思想,比如说《诗》、《书》、《易》、《周礼》,但进士科的考试内容主要是其自撰《三经新义》。从元代到明清期间,无论哪个阶段的考

  试都必须要考,比如元代的汉人、南人应试都要考,《大学》、《论语》、《孟子》、《中庸》必须要考,特别是《四书》学特别盛行,术业有专攻,但是到了乾隆21年,清代乾隆21年以后,开始逐步过渡,到公元1793年以后,所有人要考验科举,一定要五经必试,就是春秋礼一定要考。当时考科举的人,把四书五经都倒背如流,它把五经里面任何一句话都拿出来,参加科举的人都能够做出来,实际上八股文是古代标准化的作文,皇帝为什么可以随意命题,他就是随便把经书里面取两个字也行,取一句话、一段话也行,你就按照八股文的套路来回答。当时的人只要是18岁以上,进举以后、当秀才以后,大部分人能够把《四书五经》背下来,多数人能够把这么多内容背下来,记忆力非常好,所以中国人的记忆力现在遗传下来了,当然它也存在弱点,就是对求异思维不够,但是在我们这个社会也是很不简单,受科举考试的推动,儒家经学不仅在社会上具有崇高的地位,而且造成所有世人去钻研经典。各种关于儒家思想的阐释层出不穷,量非常大,明清时期流传极广的神童诗,谈到一个人身上的宝物,我们讲金钱、房子、汽车都是身外之物,包括官位这些都是身外之物,什么是身内之物?学问是身内之物,因为你走到那里,它就跟到那里,我们讲的肚里有墨水是身内之物,还有健康是身内之物。《神童诗》中便有“学乃身之宝,儒为席上珍”,还有

  一种说法是“遗子黄金宝,何如教一经”,这个说法也就说明儒家经典多么重要,你给子孙后代多少黄金,都不如教育他一经,当然科举考试,造成全民读经,有一个缺点,就是造成应试教育,很多人是为了考什么去学什么,《四书五经》里面什么容易出题,他就去背这些,所以也有一些死记的应试弊端,经学可以不断的传承和繁衍,很大程度上得力于科举的倡导和历练。我认为1300年间科举以经术取士,造成了一场旷日持久的读经运动,使古代中国成为一个儒学社会,而且只要读书人,他一定要攻读经书,这个是第一点,谈得稍微详细一点。第二点,科举与教育的关系。科举制度主要是选择文官,当然还有选择武官,但是武官是一个支流,我在论著里面专门分析了,它还可以具体分支为比较高的考试细则,学位考试细则和智力测验细则,它是一种取士制度,学校是一种养士制度,当时两种是互为依存的,两者不可分割,在科举时代总的来说,各个学校的办学目的统一,尤其是官学,学而优是为了仕,可以说1300年间,唯有通过科举,才能够走上仕途,所以科举考试,成了学校教育的,我们讲类似于现在高考的指挥棒,指导和操纵学校教育的发展方向,学校的目标是根据科举的目标来设定,所以你考什么,我就教什么、学什么,不考什么,我有不教什么、不学什么,考试内容就成为学校的教育和培养内容。很多学校重点注重“及第率”,

  当然也有个别学校,比如说早期有部分学院不是那么功利,但是后期也类似,总的来讲不要说官学,唯一的目的就是及第,民间的书院也以进举为目标,实际上千年书院与千年科举,头尾虽然略有不同,但是总的来讲是相似的。我认为科举与书院,在中华文明史上到近代的时候,别人认为是一对姐妹花,我认为是难兄难弟,从1000年间来看,基本上是同时被废的。清代一些大书院也有洞学科举的人,纵观千年书院,它是长期不变的,而在座的李兵教授,朱汉民院长是他老师,我也是他的老师,作为他的硕士生、博士生导师,他既研究了书院,又研究了科举,有非常详细的数据来说明,千年科举跟千年书院的关系。发给大家的这个材料里面也有,我放了一张图片。岳麓书院实际上在明清时期,特别是清代出了那么多人才,这些人才大部分都是通过科举出来的,而且岳麓书院也以培养出很多进士和举人为荣,像我们现在讲的及第,他们就很高兴,岳麓书院培养的众多人才都是政治家。第三点,科举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影响。从考试内容来看,科举制具有文学性质,科场中产生的一些考试文体,有些是专用文体,像八股文这些,都是具有各种各样的考试文体。但是八股文专门考试,其他的不也是因为科举而产生的,这些考试文体与科举制度有直接关系,但是从其他非考试的,在非科场上产生的文学科举来看,很多都跟科举有密切关

  系,虽然在科举时代,考试要考儒家,但是很多时候要靠文学、经学。它的表现方式是文学,当然科举制的真正目的不是为了选拔文学家,它是为了选拔从政人员,虽然既不是考诗赋或者八股文,他们是为了测试他的智力水平和文化素养,这些考试文体,比如说诗赋,它可以延至家事国事天下事的个人抱负,这个是纯文学的一种题材,但是像策和论,我们平常不常用到的一些文学体裁,它的考察标准一般是两个方面,就是文和礼两个标准,文就是文学,礼是不是符合当朝政治和法律的要求,不管什么文体里面,含有众多的内容,因为有的科举为促使人们努力读书,增加了许多文体,对中国的文化积累和文明提升具有重要意义。由于中国以文取士,导致1300年间官员人文化,人文官员化,差不多以前的所有官员都会作诗,大部分还会作赋,特别是唐宋,这是一个诗歌的社会,每个人都会吟诗。到乾隆21年之后,科举考试又要考诗歌,每个读书人都会作诗,当时社会上广泛流传着“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除了极少数,比如他是和尚,他作的诗可能跟科举无关。我做过统计,在《辞海》的中国古典文学里面,有50%到60%是科举(出身),要排除的是宦官、和尚、理性的文学家以外,在科举时代,许多人都将科举、及第作为一生追求,对科举的向往、对科举的无奈和怨恨的情感,往往表述在文学中,或者发泄自己的喜怒哀乐,包括《儒林外史》、《聊

  斋志异》都跟科举有关。可以说中国古代文化具有浓得化不开的科第情结,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读书至上的传统社会,是大多数读书人能够吟诗作对的文学社会。第四点,科举与史学的关联。科举考试作为儒家考试的经典,科举考试1300年间,所有朝代的考试都必靠文学题材,一种考试形式叫策,回答问题就叫对策,我们现在这个词就是从科举的对策过来的,任何时候考科举,它都要考对策。这个策分成几类,笼统地讲叫做经、史、时务策,它出的题目都是从经里面出来的,有的是从史出来,或者是时务策相关的来问,还有科举考试中,往往在唐宋时期,有一种论的题材,往往是以实论为主,因为科举考试,比如说《春秋》是分量最大的,古经里面有大经、小经,《春秋》实际上是儒家经书中,占有的分量相当大。还有唐宋时代,专门考一个历史科,叫做三传、三史,它就专门以此设科,另外到1901年8月改革科举以后,就是在清朝末年改革科举以后,曾经规定科举考试,头场考政治、史论五篇,重视以史取士的直接后果,便是保证了入仕的政府官员具有一定的史学素养,知晓历代兴衰成败得失,有助于鉴古知今、鉴往知来,并进一步推动了中国古代史学的繁荣和发展。第五,科举与出版业。古代印刷业的兴盛,也和科举推动文化的普及有关。科举考试促使读书人大量增加,致使对书籍需求极具增长,印刷术在强大的社会需求下日益发展,书

  籍广泛流布,这也是科举制对中国古代文化的正面效用之一。历史上的中国是一个文化大国,在近世以前,用中文记载的文献数量比任何别的文字的文献都要多,我在1993年就专门研究科举对西方考试制度,当时在伦敦学院的图书馆里面,只要是除了英文以外的,其他国家的文字,一定是中文最多,现在到研究其他国家大学的文字,你去看除了英文以外,只要是这些东方的国家,一定是中文的最多。在1855年前后,有位西方学者就曾指出,中国现存的各种著作很可能比欧洲的著作多得多,这还是他的感觉,来华的西方人的感觉,就觉得中国的书籍怎么那么多。1948年2月,英国汉学家德和美,在担任牛津大学汉学教授的职务时,他的就职演说叫做《中国——人文学术之邦》中谈到,“至少到1750年为止,中国的书籍数量超过世界其他所有国家的总和。”那这个是非常可观的,非常惊人的数量,而他这个说法,在美国与英国的史书里面得到普遍的认可,中国为什么有这么多书,和印刷术的普及与科举制的推动是密切相关的,从宋代直至清末废科举前,中国书籍印刷量最大的还是有关科举考试的教材,这些书商希望尽量多一点,能够尽快卖掉,当时的出版物的量很大,这个在清代以前中国书籍量最大的都是中国科举制度考试,像我们现在一般的书院,你看那些教辅书最大,很多学书的书都不如这些教辅书卖得多。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在关于《钦定四书文》的提要中就指出,“时文选本,汗牛充栋”,我这里讲的策学,这只是科举考试中的一种文学,应对策问的一种考试文学,当时称为是策学浩如烟海,这些词经常用到印刷中,而且现在还看得到很多科举读物里面,都有讲到“版权所有,翻科必究”,我都找到一些书,它说“版权所有、千里必究”。以前的交通很不便,我们湖南的一些偏远地方走到长沙来,都要一个星期甚至半个月,千里必究都要去追,它当然就是威胁,甚至有本书,我手头都有证据的,可惜PPT没有放出来,他说“翻刻此版,世世娼孙”,就是诅咒人,他的这些书都很畅销,就是说你的子孙会不得好死,当时一般的学术著作很少,很多书都是民间没有,就算有也翻译不了,他真正追究你很少,但是会威胁或者诅咒。第六,科举与书法。唐代当时的读书人,楷书都写得很好,北宋中叶以后,考官看不到书,但是在殿试里面,看得到书法,包括殿试和朝考,形成朝野重视书法,就是书法写得非常好,尤其很多状元流传下来的书法,我在中学的时候练小楷,明清时期甚至流传大楷颜真卿,小楷刘春霖,唐代为什么会出现那么多楷法名家,到清代为什么有这么多小楷名家,这个就是和注重科举考试密切相关。现在为什么会出现足球明星,要有相当的足球人口,以前大家都在练书法,在这种风气、传播下,会产生特殊才能的人,除了对这些方面

  的影响以外,科举制实际上还对1300年间的社会习俗,民俗文化等等方面也有深刻影响。废科举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断裂第三个方面,谈一下废科举与中国文化的断裂。到了清代,尤其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在西方坚船利炮之下,我们的传统制度,包括科举制度,都进入风雨飘摇的时期,中国社会面临着数千年未有之大变革,很多东西都在西学东渐的大潮中出现了大转换,包括科举制度。尤其清朝末年的戊戌变法以后,科举考试的内容和形式都变了,戊戌变法虽然只有百日,但是它曾经要废除八股文,主要考策问和中外政治的关系等等内容。虽然没有成,但是在1901年,因为八国联军打进来,我们打输了,慈禧太后要把戊戌变法的其他方面改了,1901年下诏不考八股文,第二是不再注重楷书,后期一系列的改革,包括要考西方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内容,按我们讲就是内政外交之势,1901年8月下诏废弃科举考试,包括很多外国的,很多国家的政治、经济、法律、外交、教育、军事等方面的内容,可以说清朝末年最后几科的科举,已经朝近代文官考试转化,它的内容已经脱离了八股,它这些题目都要求联系实际。但是,尽管要改这些内容,可是改得太迟了,中国社会因为内忧外患太明显,当时的社会有识之士都要求废除科举,开始是改革,后来先进的改革来不及,

  所以在1905年9月2号废除了科举,科举制度的废止是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严复在《论教育与国家之关系》中写道:“不吝尝谓此事乃吾国数千年中莫大之举动,言其重要,直无异古者之废封建、开阡陌”。其实科举的改革方案是经过多时期,在1902年制订的改革科举方案,到1911年才废除,慢慢减少了科目,三年一科,但是后来因为内忧外患和其他原因,就提前到1905年实施了,当时由袁世凯、张之洞等人联合上奏废止科举,废除这个科举制度,有很大的影响。在1300年这么长的时间里面,我们认为废科举是革命的,极具很大影响力的事件,但是过了一百年以后,人们对废科举的看法也更加全面,包括很多学者也产生了思考,比如美国学者罗兹曼,他认为科举制是维系中国地位的正统手段,从而在这一年,成为新旧中国的分水岭,它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和另一个时代的开始,意义甚至超过辛亥革命,就其现实和象征意义而言,科举的废止代表着中国,已与过去一刀两断,这种转折大致相当于1861年沙俄废奴和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后不久的废藩。罗斯曼认为这两种是可比的。有很多学者做过反思,比如萧公秦认为,科举制的废止,导致中国传统文化资源与新时期文化发生最重要的断裂,而知识分子在科举被废以后,在政治舞台上上演一幕幕令人辛酸的悲剧,从此以后不得不面对悲惨的命运。他讲过在新政

  的时候,出现了一大批学者,成为对社会政局稳定的游民阶层,废科举导致了文化的断裂,特别是群体性的社会心理,产生心理挫折之后,聚集为成为强大的反体制的力量,正是这些在新政改革中产生的社会势力和青年团体,成为这场重要改革的主要掘墓人。余英时先生在2005年发表了一篇重要文章,他认为科举不是一个单纯的考试,它一直在发挥着无形的功能,将文化、社会、经济与政治权利的机构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多面互动的整体,甚至可以说科举是传统政治、社会文化整体结构的核心部分,所以光绪31年(1905年)废科举之后,持续了2000年的帝制体制也就全面崩解了,1905年的科举废止,在中国传统的现实中间,画下了一道清晰的界限。我在前两年还发表了一篇论文,谈到在过去科举废止之前,年复一年的举行科举,周而复始,形成一种周期性的变化,人们都习以为常,一旦科举真的被废止了,读书人一时很难适应,大家的失落感和幻灭感都非常强烈。因为到清炒,科举一度被一百多万人提供了生活方式,一旦这种生活方式照片倾覆,他们就会很彷徨,比如清代的一个举人叫刘大鹏,他一听到废科举的消息,就心如死灰。当时的媒体没法记载,但是你现在去分析那些记载当时他心路历程的文字可以看出来,废科举会使得人们对社会的向心力降低,即使是主张废科举的人士后来也发现,促使儒家的制度已经产出,它所

  带来的政治振荡和文化断裂的后果,远远超出他的想象,而且在科举制度中起最大作用的张之洞,他在1905年废科举后,在后面几年很惊恐,而且在他的文章中表示了悔意,包括袁世凯当皇帝的时候,一度恢复过科举,现在被称为“红线科举”。总之废科举等于动摇传统社会的制度,这是导致辛亥革命帝制被推翻的重要原因之一,比如说张之洞,他提出要存古,就是保存旧的国学。在1907年,他就上奏要求创立存古学堂,而且清朝政府也批准了,在不少省份实行,但是在当时的整个社会,对旧学的看法非常负面,包括书院也是这样。1901年改书院为学堂,大家都认为书院和科举是落后的象征,纷纷废弃,虽然这些科举制度改了、废了,但是原来的清朝政府很想保留书院,中国传统的学校制度转为八科,当时叫七科之学,就是文、理、商、工,我们不是传统的七科,而是叫经学科,而且划分为经学科,存古学堂堂也支撑不了多久,其实当时的学部也想保留,就是当时的教育部废科举以后建立的学部,它也发布了章程,可是还是没有办法,儒家经学迅速衰落。甚至在1908年曾经有一个大臣奏请过,能够再恢复部分推行科举,设立三科,叫经、史、文学三科,就是在科举制废止以后,传统儒学被迅速边缘化,现在科举制已经被废止将近110周年,明年就110周年。对非科举的评价,我们从教育视角跟从社会政治视角,会有明显的不同,

  因为科举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具有政治、文化、教育、社会等多方面的功能,但是在教育方面是很好的,因为学堂的兴办受到科举制的阻碍,当时的说法叫做废科举新学堂,科举废止以后,学堂大量的办起来了,包括岳麓书院在1903年改为湖南高等学堂,学堂大量增加,但是从其他方面考察,随之而来的政治动荡和文化失衡,我们今天的人在评价废科举影响的时候,往往看法就会比较多元,比较多样,而不是单一的评价。当然从我们今天来看,废科举是历史的必然,因为在西学东建的大潮中,我们传统的很多方面都逃脱不了被废止的可能,翰林院没了,包括后来的其他方面也一样,线装书被现在的书籍所取代,帆船被蒸汽机取代,我觉得书院科举,包括这些国子监这些都在大潮中,逃脱不了灭亡的宿命,但是我们今天来看待这些传统社会的,重要制度的时候,就应该更为客观、全面、冷静地分析,而不是像废科举之后相当长时间一样,片面地看待、以偏概全地看待。因为科举是长期实行的,它依靠儒学,使它不仅在中国,而且在东亚世界都含有深刻的影响,我们的传统文化,特别是以儒学,包括以科举文化为制度根基的传统文化,所形成的传统文化对现代还有影响,包括科举时代形成的教育价值观,对当今的教育还有深刻的影响,比如我们现在重视教育,或者是过度重视教育,对于当今社会具有深刻影响,即使移民到

  美国去,华人也还是一个最重视教育的区域,东亚也都是这样。总之无论科举制的是非功过如何,它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要素,或者是中国历史文化一个重要的存在,不管我们是否意识到,科举制度照样存在过,因此深度论证科举制度文化,在今天仍然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我们中国人对中华文化,经历了一系列的迷茫、否定、反思的过程,20世纪又是西方文化大行其道的时期,中国从“西学为用”变为自用,在强大的西方文化面前,很多人唯西方马首是瞻,对我们的儒学科举都出现过全盘否定,从以前的东方国子监转变为西方的大学,但是随着时代的推移,尤其是中华的崛起和中华文明的复兴,我们国人也具有更多的自信,清朝末年在西方文化强势的冲击之下,在西学东渐的大潮中,被时代所淘汰的科举,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是我们民族历史文化的主体内容之一,而我今天的报告就到这里,谢谢各位。

篇十:科举制推动社会发展促进文化传承

  科举制度对我国制度文化的影响

  本文从科举制度对中国社会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教育制度的不同影响,分析了科举制度对中国制度文化的影响:科举制度的弊端即其奴化和禁锢知识分子,抑制学术文化创新,阻碍自然科学进步等;它的进步性在于科举制度“考试选拔人才”的文化机制已成为现代教育的基本准则,不论贫贱富贵都有一个向上的机会,有利于维持社会的稳定;它扩大了教育范围,使得教育变成了一种适合普通大众的“大众教育”。从探讨中吸取这种制度中有益的智慧,古为今用,运用于当今社会之中。

  标签:科举制度;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教育制度;影响

  我国的科举制度在不断的完善中为我国古代的人才选拔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纵观中国历史比较完备成型的各种正规制度,可以发现,科举制度是体系最完备、持续时间最长、范形最稳定的制度,它具有强大的社会功能、广泛的影响力,对中国的制度文化影响深远。本文试图从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及教育制度的角度,理性地考察科举制度对中国社会制度影响。

  一、科举制度对我国传统政治制度的巩固与加强

  科举制度不仅满足了我国封建社会不断强化的中央集权的需要,而且是君主专制的坚实基础。因此,它与封建统治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并对我国的政治制度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纵观我国历史,可以发现中国传统政治制度有三大基本特征:一是君主专制主义;二是中央集权制;三是官僚政治。[1]某种程度上,科举制度有力地促进了中国传统政治制度的发展,是上述三大特征形成的主要原因。一种选拔官吏的制度能否长期存在下去,最重要的是其能否满足统治者的政治需要;而能否满足统治者的需要,又是得到统治者重视的前提。

  首先,科举虽采用了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人才,但实际则逐渐成为强化中央集权统治的有力工具,科举考试的标准由中央确定,人才的采用与否完全由中央决定。隋唐时期,科举制度正式创立,打破了魏晋以来世家世代垄断全国政权的门阀贵族控制局面。科举制虽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是按自下而上的先后顺序进行,不论出身,公平竞争上位权。但事实上,可以说,这些自下而上的程序都只是奉命行事而已,科举制实为一种自上而下的选择官员的方式。[2]

  在君主专制的政治之下,科举制度之所以能得到历代皇帝的青睐,久盛不衰,在于它网得天下杰出人才尽入皇帝手中。常有人对于科举制度的利弊进行不断地争论,但科举制度却能长期存在,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科举制度成为统治者广纳贤才为中央王朝效命尽忠的有效手段。这样,从中央集权到君主集权,封建官僚政治日益成熟。就官僚政治而言,科举制度通过“学而优则仕”,使文化知识阶层与官僚阶层相结合,维护了封建统治。因此,科举制成为了中国官僚社会的制度基础,同时又成为中国整个官僚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可见,科举制度对我国的政治制度具有极强的巩固和加强作用。

  其次,由于科举制度的废除是中国历史上政治改革的一个重大决策,因此导致了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官员选拔录用标准的混乱与失序。直至南京临时政府建立后,孙中山先生下达了系列文官考试的批令和咨文,干部选任制度的真空才得到填充。由此可见,科举制度对我国传统政治制度影响之大。

  二、科举制度抑制了我国封建经济制度的发展

  古代社会以科举制度来选拔人才,也就等于将“学而优则仕”的儒家观念作为价值取向。而这恰恰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抑制了我国封建社会经济制度的发展。

  首先,科举制度壮大了官僚阶层,不利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产生。科举制度背后是儒家观念的统治,在儒家观念里,商人的逐利被斥为道德低下。中国古代以“学而优则仕”作为价值取向,在“士、农、工、商”中,“商”的地位一目了然,被官吏和文人所轻视。很明显,“商”是中国传统社会的弱势群体之一。有些人以钱捐官,有些人重新捧起书本,苦读圣贤之书,以求踏入仕途,改换“门厅”。通过科举制,地主、商人等有可能经过十年寒窗苦读,再通过科举考试,最终变成了官僚。在资本主义模式中,经济制度具有这样的结构:土地资本—高利贷资本—商业资本,而在我国古代封建商业模式中,政治中的官僚参与进来,形成了这样的结构:地主—高利贷者—商人—官僚。由此看来,中国封建地主经济制度在科举制度的促进作用下维持下来,这极大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产生。[3]

  其次,科举制度重视人文的“文官考试”,不利于经济人才的产生。中国古代以小农经济为主,是较为原始的、自然的经济形态。这种形态极大阻碍了经济行为规范的形成。朝廷在对小农经济的管理方面,主要是对其赋税的征收及其使用,因此基本不会考虑选拔经济管理人才的问题。唐代中期一直到北宋年间,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手工业、商业呈增长趋势,但科举制度出身的官僚集团不能对市场日益复杂、扩大的商品经济进行很好的管理,导致唐宋以来,国家权力对新兴经济部门管理能力的较弱,错过了经济制度化发展的良机.[4]

  三、科举制度对我国古今学校教育制度影响至深

  科举制度与教育制度联系紧密。在科举制度影响下,“学而优则仕”的观念贯穿整个社会,古代社会办学的目的是“储才以应科目”,因此,科举考试便成为教育强有力的推动者,它左右了教育的内容、方法、目的,起着对教育的指导和控制作用。虽然查阅资料显示,从科举制度发展的历史全程考察,科举制度与教育制度的关系较为复杂,但如果从“储才以应科目”的角度分析,科举制度对我国古今学校教育制度的影响十分明显。

  1、科举制度对我国古代教育制度的影响

  科举制度从隋唐开始,对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其与教育也产生了非常密切的联系,与科举制的发展同步。由于受科举制度的制约,唐代的教学管理制度也

  不断完善。首先,科举考试的内容和方法直接影响着教学的内容与方法。其次,教学评价制度也直接与科举制度挂钩。如按照唐代国子监的规定,生徒学习若不能科举及第便是无成,只有及第登科才算学习成功,而对教师的考核标准也是看其培养学生的科举及第率。[5]世界资本主义列强用坚船利炮敲开了闭关自守的中国大门之后,新式学堂开始在中国建立。正是由于科举制度对教育深刻影响的存在,形成了当时晚清政府发展新式学堂的强大阻力。晚清政府从不得已而实施教育改革,直到最后完全废除了科举制。直至今天,人们有时仍把有些功利的应试教育归咎于科举制度,围绕高考制度改革的种种论争矛头也指向了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因此,有必要来探究一下科举制度对中国现代高等教育的影响。

篇十一:科举制推动社会发展促进文化传承

P>  科举制对中国文化发展的影响

  试述科举制对中国文化发展的正、负面影响。

  科举制对中国文化发展的正面影响在于:

  ①科举制将儒家思想全面地推进到社会各个层面,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核心。

  ②科举制强化了读书尚文的文化传统,促进了学校教育的发展,造就了大批优秀的文化人才。

  科举制对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负面影响在于:

  ①科举考试耗费了士人几乎全部的精力,读书做官成为知识阶层的最终目标,造成传统文化畸形发展。

  ②科举制是对极端专制王权的维护。科举制不仅在官员素质上为集权政治提供保障,同时它也是重要的思想控制工具。知识阶层在科举制的牢笼之下,缺乏主体意识与创造性思维。明清之后,在专制王权的高压之下,科举制已经蜕变为扼杀人才的工具。

推荐访问:科举制推动社会发展促进文化传承 科举 传承 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