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哲学基础

摘 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哲学基础是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理论前提,是思想政治教育得以存在与发展的根本依据,是其产生、发展的最终决定因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研究离不开哲学思维,本文就是要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基问题进行哲学论证,从理论上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一个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哲学基础

从本质上看,哲学是人类探究世界、把握自我的一种方式,或者说是一种人生态度。哲学的内涵就是爱智慧,它是对智慧的追求与领悟,是人类对社会、人生一些最基本问题的追问与思索。大学生对人生深层次问题的追索往往总是伴随着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思考。在这个意义上讲,哲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非常密切,思想教育问题本身就是哲学问题。

在许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材和专著中,将思想政治教育定义为:高校体系用一定的思想观念对其大学生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系统影响,使他们逐步具备一定的社会责任感。

思想政治教育不是独立存在的,它依附于特定的社会统治,在具体的社会统治下,思想政治教育会具有不同的形式与内容。但从总体上来看,思想政治教育是服务于社会统治的,是一定阶级掌握的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意识形态方式。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旨在促进大学生主体意识的觉醒,增强他们主体性的权利意识。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主体觉醒功能的同时,也可以诠释为为社会服务,而大学生主体意识的觉醒正是全面推进和谐校园建设的一个必要条件。

苏格拉底在哲学史与教育史上都具有极高的地位,他认为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治国的人才,思想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美德。自苏格拉底开始,古希腊哲学就发生了一个非常显著的变化,那就是把关注外部自然的目光逐渐转向现实社会,人的问题也就由此被放在了突出的位置。划分苏格拉底前后思想的标志也恰恰是在人的问题上,他知道的以及他的全部探索方向所指向的惟一世界,就是人类的世界。

从苏格拉底的角度来看,理性是人心灵的一种基本属性,它表现为智慧。因为有了智慧,人才能够辨别真伪与好坏,从而作出正确的选择。人若是没有了理性,勇敢这种品质对他而言就是有害的,但人若是有理性,这对他就有益了。没有理性基础的勇敢,只是一种莽撞的行为;真正意义的勇敢,应是理性的行为。苏格拉底认为,理性的外化就是真知,就是思想美德。鉴于此,当一个人把理性和行动统一起来后,他就会成为一个具有美好德性的人。可见,在苏格拉底人性论思想中占据核心位置的即是理性。正是有了理性,人才变成了有责任感和自律精神的思想道德主体。同时,这又在深层意义上奠定了古希腊思想教育的基本方向,即德性教育。

苏格拉底还提出了美德即知识的命题,认为世上没有明知故犯的人,人类之所以犯错,是源于无知,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就是教授人掌握、体会道德知识。从美德即知识的角度看待问题,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上,便是强调对永恒、普遍道德知识的引导与传授,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实质就是通过对话、讨论等方式来学习、理解、内化道德知识,并进一步影响他人。

柏拉图的《理想国》被认为是西方教育史上最具影响力的教育学著作之一。在此书中,柏拉图精心构建了一个他心中最理想的城邦,并把教育作为理想城邦的核心,认为良好的教育是实现理想城邦的重要保证,只有良好的教育才能造就出城邦优秀的统治者与合格的邦民,即教育最终的目的是促使灵魂转向。

柏拉图在继承苏格拉底人性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更为完整的人性理论,他把世界明确的分为理念世界和现象世界两个部分,其中理念世界是永恒不变和绝对真实的;现象世界则是变幻无常和虚假的。他认为现实世界只是一个模本,理念世界才具有永恒的意义,现实不过是理念的影子,最可靠的是理念,真正的善就存在于理念之中。

与此相应,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上,柏拉图提出教育史上著名的回忆说:知识是心灵自身的产物,而不是由对象在心灵中产生的,但它只是潜在的或暂时被遗忘了,要想重获理念,就必须要通过理性回忆。达到至善理念的惟一途径就是回忆。

在柏拉图看来,人的灵魂,抑或是说人的本性由三部分组成:情欲、意志和理性。其中,意志是居中的核心力量,理性是最高的本质性规定。柏拉图认为,人的思想教育归根结底就是要发展人的理性,因为理性是人性中最具主宰性的力量,只有当理性能够主宰意志的时候,智慧、勇敢与节制三者才能达到和谐一致,这样教育出来的人才是最全面的人,就是国家的统治者——哲学王。

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也是一个实在论者。尽管他没有深入阐释他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细节,但在他的理论著作中却处处渗透着他的教育思想。亚里士多德曾提出有名的科学分类法,并第一次将知识分为理论、实践、创造三大类。在他看来,一切事物所追求的目的就是善,首要的善就是幸福,幸福就是合乎思想道德的社会实践活动。德性可以分为理智和伦理两大类,思想美德因教导而生成,因培养而增长。

亚里士多德进一步发展了柏拉图的人性观,并建立了一个相对成熟的人性论体系。他和苏格拉底、柏拉图相同,从政治与教育之间关系的视角出发去看待人的本性问题,他的出发点仍是通过分析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来探究人的本性。

亚里士多德认为,理性就是人的本性,或者更准确地说,是根据理性原则而具有理性的现实生活。亚里士多德将理性划入灵魂的范围,这一点与柏拉图一样,并且还认为理性是心灵中用来理解和选择的部分,在整个灵魂中占据核心的地位,发挥其主导作用。就其目的而言,人在追求至善,而至善又是许多目的的总汇。可以说,如果各种非理性导致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分离,那么至善的目标则是促成人与人之间的亲密结合。

亚里士多德把人的社会活动理性化,其目的是要人按照他所设定的理性原则进行活动。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通过一系列系统的思想教育,使大学生按照理性原则行事,他们就会追求实践的善行和理智的善行,从而走上人生的中道。行为一般有三种倾向:过度、不及与德性,德性就是遵守中道,德性与理性具有必然的内在联系。

古代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发展到亚里士多德,已经基本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人性论体系。在这一体系中,理性占据了至为核心的位置。重视理性、社会与德性,轻视感性、个人与利欲,这些构成了亚里士多德一贯的思想政治教育思维模式。

十四世纪末到十五世纪初,由于新兴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逐渐代替封建生产关系,在西方历史上爆发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文艺复兴运动。在这一时期,思想家们以科学、理性为武器反对传统的机械盲从,以人性的张扬来反对神性的崇尚,以人的世俗世界来代替神的天堂,以人的理性、经验来代替神学的蒙昧主义,以人个性的解放来代替教会的禁欲主义,以个人奋斗来代替宗教宿命论,以人权代替神权,等等,宣扬抽象的、超阶级的人性论。从抽象的人性出发,当时的思想家们建构了以人为中心的人本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

人本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核心是对人的尊重。思想政治教育注重人个性的培养,反对教会权威和专制对人个性和自由的压抑。拉伯雷在《巨人传》中通过一系列艺术形象赞颂人本主义的思想教育观,认为人性天然是向善的,强调思想教育要符合人的自然本性,在思想教育上主张顺应人天性的发展,指出给人自由并不一定会造成恶行。人本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还主张用理性启发来反对教会神学对教义灌输的方式,主张用观察、领悟等方式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人本主义思想教育理论以抽象的人性为墓础,强调对人个性的尊重,为资产阶级思想教育理论的发展注入了现实的活力。

知识来源与认识途径问题上,经验主义肯定人的一切知识都源于感觉经验,人心本是一块白板,绝没有任何天赋观念,而理性派则肯定那种普遍必然性的知识是由理性自身固有的原则得来的,心灵并非是白板,而具有某种天赋的观念。这些观念都脱离了人的社会实践活动,脱离了历史来谈认识问题,就是把认识仅看作是个人的事,而漠视个体与群体之间的辨证关系,不能正确的解决认识起源的相关问题。

皮亚杰创立了发生认识论,提出内化与外化双重构建的概念,在他看来,思想认识的起点与基础是主客体之间相互作用,即主体活动,无论是原始人类还是现代青年,在认识论意义上的主体与客体在现实是不存在的。皮亚杰认为,机体的成熟,特别是神经系统的成熟与本能的遗传是智力发展的必要前提,但是承认这点与唯理论的预成论是没有任何共同之处的。这些条件只提供主体智力发展的可能性,智力的发展则是主体后天习得与客体相互作用的产物。

莱布尼茨是十七世纪德国著名的哲学家,他把人的思想比为一块有纹路的大理石,未来的形象已经存在于大理石固有的纹路之中,但只有经过精心的雕琢才能成为雕像。在它看来,知识由两方面的因素构成,一是先天理性的因素,一是后天感性的因素。他把认识界定为一个发展的过程,认为认识并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一个由模糊逐渐清晰的过程。

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发挥作用的方式上来看,思想政治教育是离不开实践活动的。正是在此意义上,我们认为,实践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任何审视都不能偏离这一基本的界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论在何种历史条件下进行,也不论它被赋予了怎样的意义,实践都是它无法离开的、最终的真实根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这个真实根基永远是一种无法替代、无法超越的现实力量,无论我们是否能够意识到它,它都会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不可抗拒的影响。在现实生活面前,正是描述大学生实践活动及其发展过程的真正实证科学开始的地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于实践之中,思想政治教育在本质上就是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过程。建立在实践根基之上的思想政治教育,并非从概念和抽象的符号出发,而是从现实生活中的事物本身出发,是具体的生活实践。

在历史的长河中,很多哲学家都对思想政治教育问题有过大量的论述,从这些哲学家对教育的著述中,我们可以看到,思想政治教育自古以来就与哲学密不可分,哲学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理论基础。我们也可以从对教育哲学的解读中寻求借鉴,探索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更为有效的途径和方法,以期全面推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苗力田.古希腊哲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

[2]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署,1999.

[3]岳伟,王坤庆.人:哲学与教育学的契合点[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5(3).

[4]陈康.论希腊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作者简介:王碧波(1983.9—),男,汉族,安徽宿州人,四川外语学院研究生部辅导员,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推荐访问:试论 思想政治教育 哲学 高校 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