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中学文言文教学的四条主线

【摘 要】本文论述在中学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应抓住“四条主线”开展教学,这“四条主线”包括思想的主线、历史的主线、文献的主线和文学的主線,并以《曹刿论战》为例进行介绍,提出教师可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学生的知识储备、兴趣爱好而定“四条主线”的主次,不必面面俱到。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 思想主线 历史主线 文献主线  文学主线 《曹刿论战》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6B-0103-03

对中学生的文言文教学不能过于专业,但相比现当代文学作品,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有自己的独特性,因此教学思路上也应有差别。首先,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尤其是魏晋以前的作品,大多是圣人与贤人的文章。既然作者是这样一群大德大智的人,那么这些文章的思想与道德养料必然丰富深厚。其次,文言文的作者都是历史人物,作品中涉及的人物与事件也大多具有历史意义。再次,文言文有其独特的文献形成、流布与整理的方式,而且每个时代又不尽相同。最后,文言文有自己的文学表现方式、文学意象和文学评价体系。针对文言文的特殊性,在中学课堂中可以循着以下四条主线开展教学,即思想的、历史的、文献的和文学的主线。至于四条主线该如何选择,教学者可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学生的知识储备、兴趣爱好而定其主次。本文以《曹刿论战》为例,论述四条主线的实际运用。

一、思想的主线

《曹刿论战》一文蕴含着两方面的思想:执政思想和兵法思想。执政思想体现于鲁庄公的回答中,即“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与“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这三句话中。第一句是针对国君对“民”的态度来说的,是说国君要施惠于民,才能得民心。曹刿之所以批评其为“小惠”,是说庄公施惠于民的规模太小,程度不深。能够得到国君亲赐衣服和食物的人,不是宠幸就是近臣,所以只能是“小惠”。第二句是针对国君对鬼神的态度来说,是说祭祀时使用怎样的牲畜、多少布帛都会老老实实地按照礼仪规定,绝不瞒哄欺骗他们。曹刿之所以批评其为“小信”,是说庄公取信于神的范围太窄,诚心不深。不是所有的神都能够享用国君的献祭,而且对鬼神重在心的敬、诚,单是进奉牺牲玉帛是不够的,所以只能是“小信”。第三句表面是针对民,其实也牵涉到鬼神。民间的诉讼案件,是否能够得到公正的处理,也反映出鬼神“惩恶扬善”的道德意志。因此当庄公说到大大小小的诉讼案件,他必定会以忠诚的态度来公正处理时,曹刿以为他无论是对民还是对鬼神都算有“忠”心了。这里可以看出来,鲁庄公和曹刿的执政理想中,敬天保民的思想无疑是非常重要的。后来孟子有“保民而王”的思想,再发展到荀子的“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的重民思想,可以看出“敬天保民”思想的过渡性格。

“曹刿论战”中的兵法思想,主要体现在“治气”说与“后发制人”战术的实战运用上。曹刿只说了与击鼓三次相应的“三气”,有振作、衰落、竭尽的三种表现形态。到了《孙子·军争》篇中,孙武把“三气”形象地比喻为朝气、昼气和暮气,并概括其特征为“朝气锐,昼气堕,暮气归”。两人认识的“三气”由盛而衰的特征相似,不过孙武认为“三气”是士卒临战时所普遍具有的三种士气,它不仅仅受制于击鼓的次数。而且孙武又把“三气”说与“四治”(治气、治心、治力、治变)之中的“治气”说联系起来谈,不仅使“三气”说理论得到升华而且也紧密地融入他的兵学体系中。吴起的“气机”理论,尉缭子有“气实则斗,气夺则走”,都是对曹刿、孙武“气”说的继承与发挥。

曹刿所说的“彼竭我盈”,指两国在“气”上的悬殊,这点固然可看作孙武“治气”的萌芽。曹刿所说的“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却也和《孙子·军争》篇的“无邀正正之旗,勿击堂堂之阵,此治变者”的思想相符。而曹刿在长勺之战中的兵法思想也启发了荀子的“后之发,先之至,此用兵之要术也”(《荀子·议兵》),后人总结为“后发制人”的兵法思想。这些都可说明,《曹刿论战》中的兵法思想对后世兵家影响深远。

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对齐、鲁长勺之战的战法给予过很高的评价,说战争中鲁国“采取了‘敌疲我打’的方针,打败了齐军,造成中国战争史中弱军战胜强军的有名战例”。

二、历史的主线

以历史的眼光读《曹刿论战》,自然会联想到两方面的问题: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曹刿所论之“战”是哪一场战争?战争的起因与结果怎样?曹刿和鲁庄公是谁?他们有何功绩与故事?

曹刿所论之“战”,是鲁庄公十年(公元前 684 年)发生在鲁国长勺的齐、鲁两国的战争。据《史记·十二诸侯年表》的记载,长勺之战的起因是“为纠故”。公子纠是齐桓公(“公子小白”)的哥哥,他和公子小白在齐国内乱(鲁庄公八年)后逃亡,纠投奔鲁国,小白投奔莒国。鲁庄公九年夏天,小白先回到齐国,做了国君。但鲁庄公执意要送公子纠回国即位,在齐国的乾时吃了一次败仗。然后齐桓公又发兵攻鲁,鲁庄公不得已杀了公子纠。鲁庄公十年,为报复鲁庄公当年帮助公子纠之事,齐桓公又对鲁国发动战争。

长勺之战是齐桓公争霸史上一次少有的挫折,也是鲁、齐长期斗争中鲁国的一次罕见胜利,它对齐桓公调整完善自己的争霸战略方针具有重要的影响。鲁国在此次战役中取得胜利,间接促成了数年后齐、鲁两国的息兵言和。

曹刿与曹沫究竟是同一人还是两个人?这既是个历史问题,也是个学术公案。曹刿事迹主要见于《左传》与《国语》等书,两部书都记载了曹刿论战与谏阻观社这两件事,而以“论战”故事最为著名。

曹沫事迹主要见于《史记·刺客列传》,司马迁详细讲述了他在“柯之盟”中“执匕首劫齐桓公”的英勇事迹,把他打造成一个光辉的刺客形象。但《榖梁传·庄公十三年》也记载柯之盟一事,却称刺客名为“曹刿”。近年来影响比较大的上博楚竹书中有一篇约 2000 字的《曹沫之阵》,被学界视为目前所见的中国最早兵书,那么曹沫也当是最早的知名兵法家了。

从唐代的赵匡、宋代苏辙、叶适、王应麟,到明代王樵、清代的何焯等人都怀疑曹沫的刺客身份不可信。宋人叶梦得与清人梁玉绳从细节考辨入手,也质疑曹沫的刺客身份。日本学者泷川资言与中国当代学者杨伯峻也同意上述观点。但谢祥皓与李零先生都认为曹刿、曹沫为同一人。王青《从口述史到文本传记—— 以“曹刿—曹沫”为考察对象》一文详细地梳理了曹刿、曹沫两人事迹在不同时期文献中的演化过程,揭示出曹刿之名及其军事家的形象是在文本传记这一系统传播的,而曹沫及其刺客形象是在口述史这一系统中传播的。上述三位学者的考证相当详尽,结论可信。目前学界比较一致的看法是:曹刿与曹沫为同一人,他的主要事迹有三个:参与指挥长勺之战、在柯之盟上劫持齐桓公、谏止鲁庄公去齐国观社。他在后世的主要形象,也经历了由军事家到刺客的变化与叠加。

鲁庄公的历史形象争议不大,《左传》与《国语》中记载他的史事比较丰富。他姓姬,名同,是鲁桓公的儿子,继承鲁桓公之位,为鲁国第十六任国君,在位长达 32 年,颇有些政绩。司马迁对鲁庄公的印象不佳,在《刺客列传》中给他的评语是:“庄公好力”。而《史记·鲁周公世家》中仅记载了他的三件事,最为详尽的是他娶孟女以及后来的立嗣致乱之事。他的主要事迹有收留与齐桓公争位的公子纠与管仲、杀死公子纠,但放回管仲;打胜了长勺之战、与齐国一同围郕国、晚年遭遇庆父之乱,等等。其他的事迹则都与曹刿、臧文仲等贤人相关,比如论战、柯之盟与臧文仲勇赴齐国告籴事等,此类故事中他是个很称职的配角。

三、文献的主线

“传”的目的在于解释“经”文。《春秋》“三传”中,《左传》偏重记事,而《公羊传》与《榖梁传》偏重揭示经文的大义。所以只有《左传》详细记载了曹刿论战的故事,但它与《国语·鲁语》记载的文本有些异。因此,从文献的角度看曹刿论战,也有两个视角:一个是文本的内外联系与比较阅读,二是文本的注释与翻译问题。文本的外联,可以从《国语·鲁语上》记载的文本入手。《国语》记载的故事文本是:

长勺之役,曹刿问所以战于庄公。公曰:“余不爱衣食于民,不爱牲玉于神。”对曰:“夫惠大而后民归之志,民和而后神降之福。若布德于民而均平其政事,君子务治而小人务力,动不违时,器不过用,财用不匮,莫不共祀。是以用民无不听,求福无不丰。今将惠以小赐,祀以独恭。小赐不咸,独恭不优。不咸,民不归也,不优,神弗福也,将何以战?夫民求不匮于财,而神求优裕于享者也,故不可以不大。”公曰:“余听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断之。”对曰:“是则可矣。夫苟中心图民,智虽弗及,必将至焉。”

这段文字可以看作同一故事的不同版本,因为《国语》一书重视记“言”,所以这里省略了曲折的情节,尤其是开篇曹刿与乡人的问答。为了突出曹刿论战的言语,索性连战争的过程和结局也不屑交待,把鲁庄公的话也浓缩成两句。在《左传》里简捷明快地对话,到了《国语》中变成了曹刿一气呵成的训教。

文本的内联,可从《左传·僖公二十二年》记载的另一个“论战”故事——“子鱼论战”展开。这个故事文本是:

宋公及楚人战于泓。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司马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公曰:“不可。”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未可。”既陈而后击之,宋师败绩。……公曰:“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寡人虽亡国之余,不鼓不成列。”子鱼曰:“君未知战。勍敌之人,隘而不列,天赞我也;阻而鼓之,不亦可乎?犹有惧焉。且今之勍者,皆我敌也。虽及胡耇,获则取之,何有于二毛?明耻、教战,求杀敌也。伤未及死,如何勿重?若爱重伤,则如勿伤;爱其二毛,则如服焉。三军以利用也,金鼓以声气也。利而用之,阻隘可也;声盛致志,鼓儳可也。”

这个故事记载的是鲁僖公二十二年(公元前 638 年),宋、楚两国之间发生的泓之战。在曹刿论战故事中,主角只有一个,即曹刿,鲁庄公和乡人都是陪衬。但子鱼论战的故事主角有两个,宋襄公和子鱼。宋襄公的迂腐和愚蠢就是借助于这个故事而广为人知的。《左传》通过记述战后曹刿论战和子鱼论战,对长勺之战大胜和泓之战大败做出了自己的解答。曹刿论战,是总结胜利的原因;子鱼论战,是总结失败的教训。前一个故事从战略角度說明执政与用兵的密切关联,后一个故事从战术角度说明执政与用兵的区别,执政用“德”,而“三军以利用”也。

曹刿论战所涉及的文本的注释与翻译问题,主要集中于“弗敢加”“必以情”之“情”与“必以”三句的准确解释上。“弗敢加”原有三家权威解释,朱东润解释为“不敢自行增加”,杨伯峻释义为“不使超过规定”,沈玉成先生释义为“不敢擅自增加”,“加”皆有“增加”之义。侯慧章在其《〈曹刿论战〉几条注释商榷》中,认为前人释义不准,进而论证“加”当为“变”,引发了学术争鸣。先后有戴建华与王长汉两位学者与他商榷,两人都认为文中用的是“加”的本义,即《说文解字》中的“语相增也”和段玉裁《注》的“诬妄、夸大”这一义项。“弗敢加”一句指的是,在祝词中不仅不敢虚夸祭品的数量而且也绝不敢“以小为大,以恶为美”。这样的解释是比较通顺合理的。

“必以情”之“情”的释文,杨先生解释为“实际情况”,沈先生释为“情理”。因为鲁庄公前面说了“不能察”,就是不一定能了解到实际情况,如果“情”也释作“实际情况”的话就说不通了。因此沈先生释为“情理”,应该是考虑到文意情理上的不通了。只是不如侯慧章先生的释义更为精准:此处的“情”有“实”义,而“实”有真义、诚义,所以“情”当释为“忠诚”。那么“不能察”是指客观上对大大小小的案件不能遍加调查明晓,而“必以情”是指主观上一定要以真诚之心来对待。这样一来,“忠之属也,可以一战”一句自然可以解释为“这是忠的表现,凭此忠诚可以和齐国交战了。”

三个“必以”句,旧注以之作为鲁庄公平日执政“取信于民”的证据,并认为正因如此他才能取得战争的胜利。黄金贵在《〈曹刿论战〉辨析—— 兼评长勺之战》中详细剖析这条思路的不能成立,而且“必”字释义为“一定要”,明白表示出这些都是未然之事,并不是既行之事。而曹刿连用的两个“弗”字,也当释义为“不会”,也表示未然,与“必”相呼应。更为关键的证据是,《国语》文本中曹刿用了三“将”字,都是充满假设的语气,证明其为未然之事,只表示出庄公对未来的一个努力方向罢了。

四、文学的主线

《左传》记载的“曹刿论战”与“子鱼论战”都被吴楚材、吴调侯叔侄二人收入了《古文观止》,可见在传统的文言文评价系统中,这两则叙事的文学价值有多高。《古文观止》评论“曹刿论战”说:“‘远谋’二字是一篇关眼。”“未战考君德,方战养士气,既战察敌情,步步精详,着着奇妙,此乃所谓‘远谋’也。”二吴最为欣赏的是文章以“远谋”为关眼,精心网织着未战、方战和既战的三段主结构。“远谋”的人是曹刿,既然作者强调“远谋”,那么被曹刿判定为“鄙”的“肉食者”鲁庄公自然是作为陪衬,放在曹刿的对立面。全文以曹刿为主线展开情节,第一段的“远谋”统摄全文,二、三段分别以“何以战”与“问其故”发其端。主要人物形象在这样的文章主旨与段落结构中,也得到了完整而鲜明的展示。

《左传》成功刻画的各类代表人物,比如国君、卿相、行人、将帅等,都是活生生的人物形象,这个故事中的曹刿与庄公也不例外,两人都应该是有着统一思想性格的完整的人物形象。“问战”之前,通过曹刿与乡人的对话,摆出了“远谋”与“鄙”的对立冲突,也是曹刿与庄公的冲突;“问战”一段,庄公以衣食分人、以牺牲玉帛奉神被曹刿评为“小惠”和“小信”,也是对比曹刿与庄公的不同思想境界;在“实战”过程中,作者更是采用烘云托月的手法,把曹刿“胜利的思想”与庄公“失败的思想”反复而鲜明地表现了出来。刚一交战,庄公就要贸然出击,曹刿则建议等齐国“三鼓而竭”时反击。齐国败逃时,庄公欲轻率追击,曹刿经过“下视”“登轼”等调查,断明其“辙乱”“旗靡”等真正败亡之象后才下令追击;“论战”一段,以“问其故”表现愚钝的庄公依然不能悟出取胜之道,仍需曹刿一一点破。庄公与曹刿的对比,贯穿了全文始终。曹刿的人物形象是思维缜密而境界高远的智者,表现为有自识与识人之明,军事上有高深造诣和卓越的指挥才能;庄公的形象则愚陋无知,表现为无自识与识人之明,作战中的莽撞与被动。长勺之战,名义上是庄公在指挥,其实完全是曹刿在发挥作用,两人的形象与作用完全相反,作者的褒贬态度也就不言而喻了。

《左传》中有很多的战争描写,但作者对于战争一向不重视渲染战争的场面,他的兴趣聚焦于战前的铺垫,尤其重视描写左右战争胜负的人—— 主、客双方的态度、思想及其冲突。“曹刿论战”却很少直面齐君将士,完全从鲁国甚至曹刿的个人视角来叙述战况、总结战术。这样的文章视角,其目的也在于突出刻画曹刿这样一位智慧的军事家形象。

文章还善于借助“问答”这一传统模式,发挥它对推动情节发展和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曹刿与乡人的问答,既有助于实现情节的曲折化,也从侧面突出曹刿对执政者作战能力的清醒认识,以及他对国事的热忱担当。曹刿与庄公的战前问答,使其真知灼见在气势上压倒了庄公,也促成了他本人对战争的指挥地位。曹刿与庄公的战后问答,不只证明自己的兵法思想为平素所积,而且进一步夯實了他与庄公的合作关系。

上述四条主线上的问题梳理,立体地呈现了《曹刿论战》一文所蕴含的知识系统。教师可根据自己的专长和学生能力与兴趣,撷取合适的线索展开教学。如果中学文言文教学能弱化一点篇目数量上的追求,在数条主线上对一些经典文言文篇目进行精读的话,那么久而久之,中学生的文言文赏析水平一定会有大幅度提升。这对培养我国古代文学文献的专业人才无疑是有利的,对国民汲取传统思想文化的营养也同样具有积极和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杨伯峻.春秋左传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9

[2]徐元诰.国语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2002

[3]司马迁.史记[M].赵生群,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14

[4]吴楚材.古文观止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5]温儒敏.语文:9年级下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6]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7]王 青.从口述史到文本传记——以“曹刿—曹沫”为考察对象[J].史学史研究,2007(3)

[8]黄金贵.《曹刿论战》辨析——兼评长勺之战[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4(3)

(责编 江月阳)

推荐访问:文言文 主线 四条 中学 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