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调脾护心”法对防治心血管疾病效果良好

心血管疾病是中老年人最常见的慢性病,严重危害身体健康。无可否认,西医在治疗心血管病方面有许多先进的技术,挽救了不少患者的生命。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实践证明,传统中医药对于减轻心血管病人的症状、弥补西医治疗的局限、减少手术并发症、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若能与西医治疗相辅相成,效果更佳。

心血管疾病规范化治疗后身体不适可让中医来帮忙

张先生今年61岁,三年前查出患了冠心病,近几个月病情加重,日前在某大医院检查发现血管狭窄超过80%,医生建议进行PC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在血管狭窄处放置了一个进口支架。手术后血压、心率、心电图都显示正常,心肌供血明显改善。但张先生仍然感到胸闷、心悸,非常不舒服。手术医生告诉张先生,他的心脏已经没什么问题了,现在出现的症状可能是治疗后的遗留问题,目前没什么好的治疗办法。张先生为此感到担忧和烦恼,广泛求医。后来经朋友介绍,找到了中医院心血管科的专家吴教授。吴教授经过辨证,认为张先生属于脾虚生痰,痰阻心脉,以致胸闷不适,于是给张先生开了方子,让他配合着西药抗凝药物服用,同时指导他平时如何进行食疗调理。经过一段时间的中西药治疗,张先生不但胸闷、心悸的症状消失了,而且胃口也好了,上下楼梯也不感到劳累了。

在临床研究中,尽管西医学改善患者生存质量的循证医学证据不断涌现,多种西药的循证使用可以使病患人群总体的病死率降低,但是仍然不能解决许多患者规范化治疗后存在的一些身体上的不适感,少数患者的生存质量并没得到改善,甚至因为治疗而降低。例如,近年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已在临床广泛运用,但PCI术后再发心绞痛、运动耐量减低等却是临床上常见而棘手的问题,而且这些病人还需要使用抗凝、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物;但使用这些药物有发生消化道出血的副作用。抗栓治疗和防止出血是西医治疗心血管病的一对矛盾。再比如,现在西医很强调降脂药的使用,但是这些药物有可能会损害肝功能……在这些情况下,如果通过中医正确地辨证论治,中西医结合进行治疗,不仅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存质量,还能解决许多现代医学难以解决的问题。

病在心脏,从脾论治

中医之所以能够解决一些现代西医难以解决的心血管疾病问题,关键在于其“整体”观念。人的五脏有各自的生理机能和特定的病理变化,又存在着密不可分的生理联系和病理影响。中医学认为,大多数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病机在于心脾两脏气虚。脾为生痰之源,脾气虚故痰浊形成,堵塞心脉而发病。临床上发现,冠心病(尤其是急性冠脉综合征)、心衰患者常常会同时出现食欲减退、腹胀等脾胃症状,即是心脾两虚的表现。因此,治疗心血管疾病,不能仅是活血化瘀,而且还要健脾益气、活血化痰。这就是现代中医提出的“调脾护心”法。采用“调脾护心”法来治疗病人,对于减轻病人的临床症状,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作用非常明显。

与西医思维不同,中医的“调脾护心”法不是治疗某种心血管病的特定办法,而是可以灵活运用到不同的情况当中。例如冠心病患者,目前的主要治疗手段为PCI术,但其不足之处为容易发生支架内再狭窄,术后需要进行抗凝治疗;介入治疗虽能迅速重建血运,但并不能从根源上阻断冠脉狭窄的再发,也未改变冠脉狭窄发生、发展的内在因素,也就是说基本的病因仍然存在。通过“调脾护心法”,可以恢复脾之运化功能,使气血生化充足,血得气行,避免血行不畅;健脾以杜生痰之源,标本同治。除补气健脾外,可加理气健脾消食的枳实、陈皮、谷芽、麦芽等。

又如对于需要抗凝治疗的冠心病患者,根据中医“脾统血”的理论,可以通过益气健脾而活血,通过健脾亦可以达到防治出血的作用。因此,抗栓和防治出血在中医治疗上是统一的,这就很好地解决了西医使用抗凝药物后发生消化道出血的难题。

再比如心衰的患者,除了有气促、肢肿等症状外,常伴有心悸、咳嗽、咯痰、口渴、失眠、纳差、腹胀、怕冷等不适,西醫单纯使用抗心衰药物不能完全改善这些症状。中医采用“调脾护心法”,加用党参、北芪、白术等健脾益气之品,可以显著减轻上述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还可以运用中医调脾护心的方法,减少西药的副作用。对降脂药物,可以根据血脂水平减量或半量处理,然后结合使用中医药的方法,减少副作用和部分替代西药。按照中医的理论,血脂的产生属于痰浊的范围,调脾可以减少痰浊,血脂在一定程度上就降下来了。中医还说“见肝之病,当先实脾”,由于西药的降脂药对肝脏损害大,因此应通过健脾来护肝,达到减少药物副作用的目的。

健脾护心,食疗有方

在慢性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大部分时间以预防并发症和康复为主,住医院治疗的时间是相对较少的。那么广大中老年人该如何在家庭日常生活中做好心血管病的预防与康复工作呢?首先精神的调护是最重要的,情绪压力对人心脏的影响在某种程度上比运动时更严重,在不知不觉中,情绪的压力就可能对血管会产生压力,而且这样的伤害有的时候当事人不太知道,也不太感觉得到。所以,保持心态平和,情绪稳定,是预防和康复心血管病的关键因素之一。

此外,中医讲究药食同源,在此,笔者向大家推介一些健脾护心的日常药膳,大家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选择。

健心方吉林参10克,田七5~10克,陈皮3克。可加少量瘦肉一起炖服,每周3次。适用于平素疲倦乏力、舌苔厚腻证属气虚痰瘀的人群。对于舌红、少苔偏阴虚的人群,可用西洋参替换人参,加石斛10克,去陈皮。

健脾药膳黄芪、白术、茯苓、党参各10~15克,水煎取汁,加适量去皮鸡肉、瘦肉煲汤。有健脾、益气、养心之功。

白茯苓粥白茯苓粉15克,粳米10克。加水适量,共炖至米烂成粥。能健脾养胃,并有助于利尿、健脾,减轻心衰患者液体负荷。

推荐访问:心血管疾病 防治 中医 效果 调脾护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