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发展眼光看退役军人事务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制度化思考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以发展眼光看退役军人事务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制度化思考,供大家参考。

以发展眼光看退役军人事务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制度化思考

 

 以发展的眼光看退役军人事务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制度化思考

  2017 年 10 月 18 日,党的十九大盛大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宣布:组建退役军人管理保障机构。报告明确提出,组建退役军人管理保障机构,保护军人军属合法权益,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2018 年 4 月 16 日,伴随着机构改革的步伐,国家退役军人事务部挂牌成立,这标志着退役军人管理保障进入新时代、站上新起点。而新事物的成立必定要确立与之相习惯的新理念,才能不断促进退役军人管理保障工作有序进行、健康进展。

 一、组建退役军人事务机构的意义。

 十九大以来,党中央决策成立退役军人事务部,表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我国退役军人工作的高度重视,为新时代做好退役军人管理保障工作、统筹国家与军队进展,推进实现党的强军目标奠定了体制基础。这既是对社会期盼的及时回应,也是对全军将士的极大鼓舞,对凝聚军心士气、推进强国事业具有重大深远意义。

 以我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的成立为例,将原民政局的退役军人优抚安置职责、人社局的军队干部转业安置职责,与武装部的有关职责整合,形成了区委、区政府抓主线,退役军人事务局管脉络,覆盖全区 1.5 万余名涉军群体的服务管理机制。从区退役军

 人事务局的具体工作职能看,作为党与政府专门负责组织领导退役军人管理保障工作的服务机构,将要紧承担保障退役军人合法权益、更好地为退役军人服务的主体职能。即组织落实退役军人管理保障方面的法规、政策,负责掌握退役军人的情况信息,负责就退役军人事务沟通军队、政府有关职能部门,等等。从工作内容来看,将进一步推动我区军人与军属身份地位得以提高、权益保障得到保护、优抚安置得以完善,从而建立并不断健全退役军人积极参与地方经济建设、在役军人无后顾之忧的社会进展机制。

 二、当前退役军人事务治理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曾经的退役军人管理保障机构为广大军人的退役安置作出了很大奉献。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进展进步,退役军人管理保障工作也面临许多难题,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也很复杂,有思想理念层面的、政策制度层面的、实际操作层面的,还有历史遗留的、现实新生的,等等。这些问题或者互为因果、或者互相牵扯、或者互相渗透,如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势必严重制约退役军人管理保障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是社会对军人的感情淡化,观念滞后。长期的与平环境下,社会上一度拜金主义、享乐之风盛行,传统崇军尚武精神淡化,社会环境的变迁导致军人社会地位下滑,表现为一些政府部门与人员存在着“军人无用论”“退役军人是部队淘汰下来的、与经

 济社会进展格格不入”等错误观点,继而把退役军人安置看作是“包袱”与“负担”,不能从党与国家全局上看待退役军人管理保障工作,不能正确对待退役军人安排与落实政策方面的正当诉求,甚至用维稳的思维去做工作,削弱了政府与退役军人之间的信任关系。

 二是管理体制机制不习惯强军目标要求与经济社会快速进展的形势。长期以来,我国退役军人管理保障工作领导管理权不够集中,造成政策统筹协调难、工作落实难,管理保障工作跟不上形势进展的需要,致使一些退役军人的合理要求得不到满足,面临的困难得不到解决。比如,对转业干部的安置普遍采取降级使用,一些两参人员因标准认定的个别混乱心生不满、一些退役军人家庭因病致贫、一些安置在企业的退役军人因企业改制失去了工作岗位、一些立有战功的退役官兵优待政策落实不好,甚至因种种原因,个别政府部门对退役军人基本的安置优抚政策也落实不到位。截至目前,还有相当数量退役军人长期得不到安置,造成群体性上访事件时有发生。

 三、做好退役军人事务治理工作制度化建设的几点新方向。

 国家适时地成立退役军人事务部与各级退役军人事务部门,为新时代做好退役军人管理保障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为高标准做好退役军人管理保障工作,提出了新思路、新根据。

 (一)加快建立健全新型管理保障工作体系。发挥好新体制

 主渠道功用根据新体制建立健全管理保障工作体系,是做好退役军人管理保障工作的必定要求。结合当前情况与长远需要看,完善退役军人管理保障工作体系,应着重解决好 3 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尽快建立健全集中统一领导的管理体系。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以国家成立退役军人事务部为契机,强化党对退役军人管理保障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理顺要紧领导与协作关系,加快建立健全“中央政府牵头、地方政府负责、社会团体积极参与、其他部门互相配合,指令性计划与指导性政策相结合,国家专项支持与市场化运作相衔接,并广泛同意社会监督的新型管理工作运行体系”。努力实现退役军人工作管理职能的统筹优化,合理配置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使政府管理保障、社会团体与退役军人广泛有序参与有机衔接,从而为发挥好管理保障主渠道功能奠定体制制度基础。

 二是明确工作主责与主线。尽管退役军人管理保障工作千头万绪,但新成立的退役军人事务部的工作主责是明确的,即全心全意做好退役军人管理保障工作,把党关爱退役军人的政策制度贯彻落实好。退役军人工作主线是管理,更是服务,要通过建立健全管理机构与有关政策制度、领导各级管理服务机构的活动、指导监督有关社会团体与基金组织的互助活动,更好地为退役军人服务。

 三是注重工作的协同性、协作性与有效性。退役军人管理保

 障工作要紧包含:退役军人优抚安置、军官转业安置、教育培训;推动军人军属身份地位、权益保障,与习惯经济社会进展进步,深化退役军人医疗、住房、工资、保险、养老等制度调整改革。高标准做好这些工作,涉及党、政、军,国家、企(事)业与个人,涵盖政治、经济与社会,务必树立全国一盘棋的思想,注重各项工作的协同、不一致行业的协作,切实提高工作成效,真正让广大退役军人感到政治上有保障、生活上有依靠。

 (二)积极倡导退役军人群体激励奉献的理念。一个时期以来,我们尽管强调优待退役军人,先后出台一系列政策法规对退役军人给予补偿,也在一定程度上激励了现役军人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但有的政策法规多数针对特定群体、覆盖范围有限;有的政策执行不到位、落实不完全,退役军人没有得到相应的保障;有的补偿标准偏低,与军人服役期间的牺牲奉献反差较大;还有的补偿的出发点不正确,把有限的补助视为对退役军人的恩赐照顾、慈善救济等。应以成立退役军人管理保障机构为契机,改变按照退役军人职务等级与服役时限,分别给予供给与补助的传统观念,确立激励奉献的新理念。

 一是管理保障目的要“助回归”。退役军人入伍时,多是同龄人中的优秀青年,脱离平民生活后需按特定要求参加军事活动、习惯军队生活。退役时不可避免存在各类不适与劣势,且脱离的时间越长,回归的困难就越多、难度也越大。因此,对退役军人

 最好的回报,就是帮助他们消除诸多不适、重新赢得优势。假如说,军人退役就是“回归”,那么,退役军人的管理保障就是“帮助回归”,目的就是“保证顺利回归”。

 二是管理保障关系要“法定化”。对退役军人的回报补偿,应当基于法定的义务与权利。这种回报补偿不是慈善救济,也不是全民福利,而是为党与国家牺牲奉献者的应有权利,是各级政府与有关组织应尽的义务。既不能可有可无,也不能可多可少,而应根据“依法享受”的规定,按照“让社会尊崇”的要求,使之整体达到社会较高水平。

 三是管理保障程度要“依奉献”。强调退役军人管理保障的助回归、法定化,不是要搞平均主义,更不是要多占多享国家与社会的宝贵资源,而是要把退役军人保障纳入理性法治轨道。因此,对退役军人的管理保障程度要根据其为国防与军队的奉献大小来确定,唯有这样,才能够有效防止“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不公平不公正现象,更好地树立按工作实绩补偿、依奉献大小保障的新风正气。

 按照中央的部署与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要求,当务之急是建立科学规范的组织管理体系、工作运行体系与政策制度体系。在这三个体系当中,政策制度体系又为另外两个体系提供规范与保障。因此,应当把政策法规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一方面,放眼未来,着眼长远进行顶层设计,着手起草《退役军人保障法》,

 确立退役军人工作的四梁八柱。另一方面,立足当前,紧盯目前存在问题与历史遗留问题,有针对性地制定各项具体政策,确保退役军人事务领域工作取得新的突破。

推荐访问:治理 制度化 退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