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度2篇关于高校思政工作培训与交流材料

关于高校思政工作培训与交流材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度2篇关于高校思政工作培训与交流材料,供大家参考。

2023年度2篇关于高校思政工作培训与交流材料

关于高校思政工作培训与交流材料 (2篇)

关于高校思政工作培训与交流材料

(2篇)

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交媒体已成为信息传播、互动交流与娱乐游戏的重要平台,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思想观念的形成、心理人格的养成以及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对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将社交媒体“最大变量”变成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升的“最大增量”,与时俱进地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创新。

一、社交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影响

1.内容上:促进了“草根式”内容生产,丰富了视觉化内容呈现方式。

第一,社交媒体推动大学生参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生产。社交媒体通过叙事化的表达、对话式的互动以及隐喻式的劝服,改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宏大叙事形式、命令式话语表达以及直白式说教灌输,将大学生吸引到社交平台上,通过沉浸式体验,触发大学生知情信意的心理运动。此外,大学生既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分享自己生活中的“酸甜苦辣”,也可以对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行为发表自己的观点。大学生拥有了生产信息、传播信息的权利,他们通过社交媒体平台记录自己的生活、分享自己的观点、表达自己的意见,从而促成了“草根式”内容的生产。在社交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已然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生产环节中。

第二,社交媒体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视觉化的呈现方式。在社交媒体环境中,人际交流方式不再是面对面式交流,而是屏对屏式交流。一个表情符号、一张照片、一帧场景视频都能使接收者心领神会,其传播效果远胜于文字的解释说明。信息传播打破了传统线性传播的时空限制,使信息传播更加趋向文化多元化和表达形象化,更有利于人们快速、直观地接收和理解信息。社交媒体信息呈现方式上的变化,使得视觉化的信息更加契合大学生的信息需求,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感染力。

2.主客体关系上:形成了主客体双向化、去中心化。

第一,社交媒体让大学生以更加主动的态度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中。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交媒体的新形式、新功能不断被开发与扩展,极大地拓宽了信息传播的广度和深度。社交媒体不仅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工具,也日益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的新方式。大学生使用社交媒体不再是单纯地搜索或浏览信息,还可以利用抖音、小红书、知乎、微信等应用软件进行信息的制作与传播。因此,大学生不再只是学习的客体或传播的客体,他们已然演化为传播和学习的主体,这就形成了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播中主客体的统一。大学生由最初的“刺激-反应”之间形成联结的被动学习模式,转变为自主学习的主动建构模式。在社交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形成了平等身份、民主气氛的新态势,作为信息传播主客体双向化发展的大学生有了新的选择权和创造权,这无疑给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注入了新活力。

第二,社交媒体弱化了教师的中心地位。社交媒体构成了一个全新的学习、生活环境,使“我说你听”的教育模式开始失灵,传统的教育权威受到了挑战,“去中心化”成为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现实问题。在社交媒体环境中,教师和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机会日趋平等,教师的话语权威受到挑战,也使教师对信息的把关与“过滤”变得更具挑战性。大学生进行信息选择的最大特点便是“圈层文化”,社交媒体的圈层化传播形成了各式各样的“朋友圈”,即不同文化如同磁场一样,由中心向四周扩散,不同中心扩散的文化进行类聚,被不同类型的大学生群体吸取并产生影响。而圈层中依靠用户高度关注形成的意见领袖受到大学生“追捧”,形成新的“中心”,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网络舆论导向和大学生的思想认知及价值判断。

3.信息传播方式上:信息碎片化传播,全域式开放式传播态势。

第一,社交媒体凸显了信息传播碎片化的特征。社交媒体使得大学生在获取信息上摆脱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实现了泛在学习模式。大学生随时随地都能通过手持移动终端设备实现碎片化的阅读。社交媒体在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播中的效能不断扩大,其以虚拟空间的广阔与信息传播速度的快捷打破了物理空间的种种弊端,使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播实现“海量”与“碎片”并存,满足了大学生的信息需求。然而,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认知和系统理解。

第二,社交媒体通过多点“链接”,实现了全域式、开放式传播。社交媒体将主流媒体社交平台、知名人物社交平台以及个体社交平台等编织成一个信息传播“网”,构建了全网覆盖、无网不在、网络万象的全域式、开放式传播格局。社交媒体呈现出“多点对多点”的交互式传播形式,使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播速度更加快捷,信息承载更加丰富,使大学生对信息的选择更加自由。尤其是社交媒体的群组交流、视频传播、实时在线等技术,将大学生的生活、学习空间统摄在一张无形的网中,将线下的群体讨论、意见聚集和声援动员融合,实现了信息传播的实时化和传播范围的最大化。

二、社交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进路

1.注重协同发力,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力。

第一,正向引导学生媒介接触行为,同频共振协同发力。社交媒体使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更具开放性、互动性,大学生有了更多的媒介接触机会。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不再是面向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唯一网络载体,微信以及抖音等短视频平台日益渗透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嵌入到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每一个环节,成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媒介。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既可以在某个社交媒体平台上开展同步共振,也可以在不同社交媒体平台上进行同频同播。大学生接触媒介的机会增多,同时就意味着大学生受到信息干扰和“污染”的机会增多,导致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噪音有可能增大。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单兵作战”,而应是区域合成、协同发力,发挥“互联网+”这个教育新增长极,利用社交媒体的传播优势,发挥互联网的网聚辐射效应,使“多种专业、不同部门参与到宣传思想工作当中来,有利于形成‘工作共融、资源共享、发展共赢’的宣传合力”。

第二,镜像式生活场景,使得沉浸式体验成为可能。社交媒体构建的网络空间看似是无组织状态,实际是若干传播节点组成的互动圈层,彼此之间相互联系、互相影响,具有社会动员和舆论引导的作用。在网络“无组织的组织”里,社交媒体释放了大学生的个体活力和自由,也使其成为一个个反应或映射现实生活的“镜子”。思想政治教育应通过社交媒体环境下的镜像透虚寻实,依据社交媒体平台上的意见汇集和态度倾向,找到现实中的问题场景和症结所在,这样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才能“找对人”“把准脉”,才能解疑释惑,使大学生产生感同身受的体验,形成共识。

2.传播信息故事化,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力。

第一,讲好故事要秉持“内容为王”,有温度、有情怀方能实现有效引导。“网络载体作为传播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媒介,其所承载的内容能否吸引和感染大学生,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它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过程中的价值意义。”在社交媒体环境中,其开放的共享传播平台,使海量般的信息在网络世界里传播,信息传播的广度、频度不断拓展。社交媒体通过发挥其声影兼具、特效催情、娓娓道来、即时迅捷的特点,传播了一批批感人至深的好故事。这些作品或聚焦国家大事,大视角、大广度、大手笔,画面震撼,解说悦人;或描述小我生活,从细处切入、微处着墨、小处引申,画面温馨,解说动人。但不管怎样,故事最终得“有料”才是硬道理。思想政治教育要研究叙事化表达的核心要义,坚持“内容为王”,紧扣新时代新要求,深入宣传、阐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懂悟深弄通做实,让更多有高度、有温度、有情怀的思想政治教育好故事“飞入”大学生心中。

第二,讲好故事要以情境为基,适宜表达引申其意。在社交媒体环境中,各种各样的信息“你来我往”“交错从横”,大学生在有用和无用信息的冲击下,难免会出现信息饱和或者倦怠现象。对此,思想政治教育者可以通过艺术化的叙事传播,以故事来解释、演绎大道理,不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同时,思想政治教育者还要注意叙事的情境,“到什么山头唱什么歌”,在适宜的语境下表达出完整的故事。“一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呈现何种样态、往何种方向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育者对具体情境的反应。从这一角度来说,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就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以及具体情境之间的互动过程,是教育者不断调试自己行动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要运用好社交媒体,与大学生的生活世界进行有效连接,有针对性地设置故事议题,在合适的时间讲出合适的故事,及时抓住社会热点,结合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推进思想政治教育“时度效”的统一。

3.信息传播情理兼具,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影响力。

第一,数字关联实现精准传播,引导学生克服“信息茧房”,提升媒介素养。社交媒体通过大数据算法,能够实现信息的精准“投喂”,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者克服“本领恐慌”,掌握信息传播技术,成为使用社交媒体的“行家里手”。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克服“千人一言”的信息传送模式,通过分析大学生的阅读习惯、使用时间频度和性格分析等,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一对一”的内容定制,进而让大学生充分感受思想政治教育关照的温度和理论的厚度。总之,思想政治教育只有讲到大学生心坎上,才会和大学生有思想上的“共鸣点”,如此,大学生才会心悦诚服。

第1, 思想政治教育者应提升政治敏锐度、加大把关力度。社交媒体通过节点的链接,使得信息由一个节点到达多个节点,形成“裂变式”传播方式。社交媒体带来的碎片化传播使得大学生往往不会深究事件的前因后果,倾向于情绪化的传播,“拇指一动”便会将夹杂着个人情绪和态度的信息传播出去。尤其是在社交媒体的网络群组中,由于身份认同和从众心理的作用,情绪感染现象表现得会更为强烈。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者应做好信息把关人,提高政治敏锐性,及时对社交媒体平台上的聚集性言论和舆论倾向予以引导;敢于“亮剑”、善于发声,能将社交平台上大学生碎片化的情绪表达转变为有系统、有逻辑的道理阐释,既能讲出事情“本然”,又能讲出“所以然”,提高大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和政治理论水平。

篇2:

高校思政工作交流材料

新时代,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美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当前二者分别属于两个不同层面,育人联合度不够,育人协同效果不佳。这就要求高校通过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美育共同体,形成育人理念高度统一、育人要素互通共融、育人资源共享共生的发展格局,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美育的融合创新发展。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审美化发展要求

***指出:“做好美育工作,要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将美育融入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选择。

1.以美立人,契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题。大学美育旨在培养和塑造人格完美、价值取向正确的时代新人。思想政治教育旨在引领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二者的目标都是培养大学生达到真善美的人生境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由此来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美育有着共同的教育目标,即立德树人。新时代的高校美育能够鲜明地契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题。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一言堂”“独角戏”的教学方法显然不能适应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要求,容易出现实效性和针对性不强等问题,导致大学生无法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共情、共鸣的内在情感。而将美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则有助于破解这一难题。高校要将大学生的审美体验、审美感知、审美情趣等美学元素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贯穿到课堂内外、线上线下、学习和社会实践之中,让美的理念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内涵。这就要求高校尊重大学生主体地位,按照美的规律开展思想引领、理论教育和社会实践,丰富大学生的审美情感和审美体验,持续激发向上向善的正能量。

2.以美化人,创设审美化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物质、文化、精神要素的集合体,承担文化滋养、审美孕育功能,蕴含着大量的美学元素。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审美化表达,有利于熏陶和感染教育对象形成健康向上的政治素养、思想品德和价值观念。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要实现价值导向、精神引领的独特优势,须符合美的规律”。这就要求高校要积极发挥以美化人的作用,优化育人环境,共同营造美德互融、清朗高雅的育人环境,实现思政教育的审美化、个性化表达。高校要大力创新形式,精心设计、合理设置具有审美元素的教育教学与社会实践环境,建设具有美学特征的校园文化景观,使大学生在审美生活中得到美与德的熏陶。育人环境要符合审美要求,凸显校园环境的自然美和艺术美,凸显育人环境的社会美和科学美,让美美与共成为大学生耳濡目染的新风尚,从而实现大学生政治素养、思想道德与审美情趣的交相呼应。

3.以美感人,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育人成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规范性教育,侧重于理想信念、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等方面的显性教育。而审美教育则更加强调柔性、感性、隐性的育人方式,通过优化校园文化育人环境,使大学生产生审美情愫、情感共鸣,获得审美体验。审美情感是大学生在审美活动过程中出现的兴趣、情绪和态度,表征着大学生对美及美的事物的追求。而融入审美情感的思想政治教育则体现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科学性、价值性和艺术性的统一。如果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晓之以理”的教育过程,那么美育则是以“动之以情”为主的教育过程。当前,审美教育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的“情理交融”的内在关联性得到了社会的普遍重视。高校在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要注重审美情感和道德情感的交融,用美的话语和美的方式引导大学生产生情感共鸣。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美育深度融合的具体思路

1.以思想政治教育引领大学美育实践。当前,高校美育工作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用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引导大学生的日常审美行为。这是文艺发展要求,也是美育实践的灵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丰富资源是创新开展大学生美育的时代养料。因而,高校应当创新“思政+艺术”的方式开展审美教育。一方面,要继承和弘扬中华美育精神,深刻把握美育与文化传承、精神塑造、道德养成之间的辩证关系,站稳“以人民为中心”的本质立场,把牢中国价值主流叙事的话语权。将美的理念和元素融入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全过程,建立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美育体系,不断提升以美育人效果。另一方面,要引领大学生向美、向善、向上,在“和合共生”的境界追求中敬畏自然、尊重生命、尊法崇德;在“美美与共”的胸怀品格中激发文化自信,坚守民族文化根脉,向世界展示和传播中国精神。

2.以课程思政推动沉浸式审美教育。“作为美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渠道,课堂教学能够促进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培养学生的人格与素养。”尽管美术教育是高校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校园文化、各学科教学、第二课堂实践都蕴含着丰富的美育资源。高校应将美育作为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课堂教学改革,将美育元素纳入各类必修选修课程,纳入社会实践与课外活动之中,通过教学引导大学生去挖掘美、发现美,学会用美的方式思考,用美的方式去生活,从而追求有意义、有情趣的人生。一是要广泛开设体验式教学,让学生动真情、触心灵,陶冶高尚情操、塑造美好心灵。要深度挖掘提炼专业知识体系所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引导大学生沉浸其中。二是培养大学生善观察、爱想象、勤动手的能力,培育其创新精神、激发其创造活力。三是要充分挖掘课外实践第二课堂的美育资源,广泛举办符合大学生个性化需求的体验式、沉浸式审美实践活动。

3.以道德感化陶冶大学生审美情操。健康、积极向上的德育文化氛围有助于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感受美、甄别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高校美育实践需要伦理道德作为支撑。因此,要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推动大学生形成凝聚力和向心力,在审美意识、审美能力上推动大学生坚定文化自信,造就爱美求善、自强厚德的道德品格和精神风貌。加快美术馆、博物馆、校史馆、文化体验馆、传统手工作品制作馆等文化场所和设施的建设,开设文化体验与审美体验相关课程和活动,以身临其境、润物细无声的活动方式提高大学生审美情操。综合利用校园全媒体矩阵,开发制作一批饱含传统美德、新时代风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网络文化作品,引导大学生探索自然、人文、世界之美。高校要大力发展文化与美育社团,扎根校园生活,遵循美育规律,将思想政治教育美学与人才培养目标结合起来,以创新精神育莘莘学子,以大美之艺绘时代之作,营造一种崇真尚美的高尚文化境界,努力引导和培养具有高尚情操、审美素养、家国情怀和创造活力的时代新人。

三、着力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美育深度融合的育人格局

1.站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美育深度融合的政治立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服务的。高校在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上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坚决执行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美育的深度融合和创新发展,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方向性原则,突出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站稳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和基本立场,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美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各方面、各环节。要充分挖掘美育的思政资源和思政的美育资源,并将二者加以融合创新,寓价值观、审美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实现思政显性教育和美育隐性教育的高度统一。

2.锚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美育深度融合的目标要求。***指出:“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要把立德树人内化到大学建设和管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因此,新时代的高校要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中心环节,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美育深度融合发展,就是要看高校的办学理念、办学资源、育人实践等要素是否有利于立德树人这一根本目标的实现,这是二者融合发展所必须遵守的根本原则。从现实目标来看,高校要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美育融合发展,必须将审美性与艺术性的相关体验融入思政育人环节,将政治性、思想性要求融入大学美育环节,运用美学与思政教育的多样化手段,用形象生动、润物无声的方式方法,提高美育与思政教育的生命力、凝聚力和感召力,寓教于思、寓教于乐、寓教于美,让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为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基本支柱和精神底色。

3.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美育协同育人共同体。作为一个复杂的协同育人系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美育的深度融合发展必然要求在教育主体、内容、方法、环境等方面实现全方位全过程的融合。也就是说,只有将各类主体及各类资源要素相互联结、相互统一,才能够形成一个具有向心力的育人共同体,从而陶冶学生情操、温润学生心灵、激发学生创新创造活力,共同提升大学生审美素养。高校要坚持系统性观念,整合育人资源,统筹推动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多个领域的教师、管理者的良性互动和共同参与,积极构建全面覆盖、类型丰富、层次递进、相互支撑的育人共同体。高校要建立党委统一领导、相关部门协同联动、师生共同参与的协同育人格局,这样才能有效聚合各育人主体力量,以德美立身、以德美立学、以德美施教,形成协同效应,发挥协同育人共同体的作用。要在顶层设计、全面规划、制度完善、资源配置上下功夫,全面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美育深度融合育人平台,循序渐进,以点带面,不断提高平台的育人成效。

推荐访问:高校 材料 培训 2篇关于高校思政工作培训与交流材料